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正下部队检查是党委机关指导部队建设的重要方法,是机关干部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下部队检查看似简单平常,要搞好却不容易。懂行的,一眼能看出端倪,一查能发现问题,一帮能解决问题,自然受人重视;不懂行的,纵然态度认真,也是眼里看不到问题,手里拿不出招数,自然不被重视。要想做个内行人,关键是要检查到点子上,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2.
起草总结材料,是机关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总结过去是为了指导现实、开创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参与起草总结的同志,应该有一种身负重任的责任感,必须下真功夫苦功夫。一、起草总结材料的内功在起草总结材料本身下功夫,主要应强化以下内功:1.拉好纲。就是写提纲,搭好总结材料的骨架。汉代经学大师  相似文献   
53.
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这就要求党委中心组学习必须把推动部队科学发展、有效履行使命任务,作为抓好主题抓住主线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做到主动作为、全程跟进、提升质量。一是要始终坚持打赢第一。围绕担负的使命任务,切实把握部队建设发展阶段性特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论证,细化任务定位,系统梳理抓好主题抓住主线的  相似文献   
54.
班子建设中最需要解决的也是最难解决好的问题,是两名主官之间的配合协作。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做到"四个相互":一是相互信任。信任是两人共事的前提。因此,两人要珍惜搭班子、共事的机会,思想上有隔阂要及时沟通,有误会要尽快消除,避免造成双方关系紧张,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二是相互支持。做到重大问题事先通气,情况变化及  相似文献   
55.
胡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鲜明地提出了"五个必须"的基本要求,为各级党委抓好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新形势下,加强部队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围绕主题主线要求,  相似文献   
56.
当前,"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历史使命"教育活动和团以上党委机关"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学习教育活动,同步展开、前后推进、相互影响。如何把两项重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为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团结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7.
党委书记作为班子建设的"领头雁",要把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必须做到"四有"。头脑有政治。牢牢把握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动摇,是我军性质、宗旨的体现,也是讲政治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58.
《政工条例》规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设立的基层委员会,是各该单位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这就明确界定了营党委的地位和作用。从实践上看,旅团的指示和要求,要靠营从连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去抓落实。营对连队的情况和问题看得最  相似文献   
59.
抓基层打基础是党委机关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的工作重心。各级必须着眼末端落实,扎实工作作风,从最基本的事情干起,从最经常的工作抓起,从最紧要的问题改起,始终做到从战斗力出发搞建设,从实际出发改进方法,从实效出发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抓基层打基础的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60.
提高解决部队重大问题的能力,是党委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党委能力建设最直接、最关键的着力点。《政治工作条例》对加强党委建设、提高党委解决部队重大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用形势任务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衡量,目前党委在解决部队建设重大问题的能力方面差距仍比较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不适应":一是与从政治上掌控部队的能力要求不适应;二是与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能力要求不适应;三是与坚持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能力要求不适应;四是与应对变革转型、开拓创新的能力要求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