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加强国防动员体制与政府应急体制融合建设,形成应对多元威胁的合力,是国家应对危机实践与社会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国防动员体制与政府应急体制在功能目标、指挥主体、动员对象、运行机制、目的要求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一致性,但加强国防动员体制与政府应急体制融合建设,不是两个体制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两种资源和要素的有机整合,目的是进一步优化结构、拓展功能,使二者在组织上相互融合、职能上互相补充、资源上实现共享,有效提高应对战争和灾害危机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2.
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的山西省阳城县,是一个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革命老区。昔日,这里诞生了晋豫边抗日根据地,留下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的足迹。如今,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又涌现一支平战一体、军民融合的常备民兵应急分队,成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确保  相似文献   
13.
民兵应急分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最好抓手,必须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新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新要求、履行新使命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解决制约民兵应急分队建设的突出问题,扎实提高应急应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突发事件中的群众工作是军队群众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做好突发事件中的群众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和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和军队的形象。军分区、人武部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机关,担负着组织民兵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职责,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增强,部队武器装备、官兵素质结构、国防基础设施建设等军事硬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但面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上升,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益增多的现实,必须坚持文武兼备、软硬并举,充分挖掘和加强部队软实力,全面提高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生物突发事件的重大危害性和建立生物突发事件辅助决策系统的主要目的和意义。从生物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对辅助决策系统软件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应用Access数据库和VB6.0,编制出消防部队处置生物突发事件辅助决策系统,并对该软件的相关功能进行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非常规突发事件中军民一体的指挥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队是我国处理突发事件的主力军。在处理突发事件中,需要构建军民一体的指挥体系。文章从突发事件区域态势感知系统、通信系统、指挥决策系统三个层面描述军民一体化指挥体系的构成。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国际舆论积极评价中国政府对媒体采取开放、透明的态度,努力为境内外媒体的采访报道提供方便。《印度教徒报》报道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中国政府便组织境外媒体进入事发现场,让记者进行现场报道。除此之外,中国有关方面还建立了新闻中心,及时向记者通报最新信  相似文献   
19.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思考—行动"为逻辑顺序的教学方法,这种实践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成才"和"成人"。角色扮演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教学应用中有四个步骤:经典场景设定、角色分配准备、角色扮演实施和案例讨论总结。应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倡导角色扮演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实施以角色外聘为主的角色扮演法。  相似文献   
20.
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学是相对关注完整学科体系的公共教育学提出的。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学意味着回归教育学本原,从教育学原点出发,重新思考公共教育学身处当前尴尬处境的原因,并从价值取向、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四个方面思考公共教育学走出困境的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