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军人经济利益是广大官兵十分关心的问题。当前,在国家重点进行经济建设、军费不可能有大的增长的情况下,军人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讲清道理。本文从军人利益的本质及其实现过程的三个关系上进行了分析,这对做好官兵的思想工作和稳定部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02.
提出一种不精确推理的模型以及模糊关系代数,定义了模糊集合的并、交、差和笛卡尔积等运算,从而对非精确数据及知识描述中不确定性进行有效地处理。  相似文献   
903.
关于政治与军事经济的关系,从军事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方面看:(一)军事经济本身就是带有政治行为的经济现象和活动;(二)军事经济是政治的直接物质基础并导致政治格局的变化;(三)军力是制定国防政策的重要依据;(四)政治意向和政治斗争有时直接源于军事经济。从政治对军军经济的反作用来看:(一)政治决定军事经济的性质和方向;(二)政治决定国防开支和军事经济运行机制;(三)政治决定军力的流向和“机会开支”;(四)军事经济效益必须以实现政治目的为原则。为正确认识政治与军事经济的辩证关系,应把握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政治与军事经济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其次,不能将二者的关系割裂或混淆;再次,弄清工作重心的转移与军事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4.
加强军队国有资产管理,对于加强军队建设、巩固国防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军队国有资产分布广泛、种类多样、规模较大,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主体和理顺管理关系;为控制军队国有资产规模,应合理制定国有资产使用标准和科学核定各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总量;为保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任务的落实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军队国有资产应以满足需要为前提,多余部分转入经营性国有资产;为满足军队履行职能、完成任务的需要,应制定军队国有资产特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05.
本文分析了电子军用文书生成系统的研究现状 ,从文法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文中主要就军用文书的整理 ,句法、文法和语义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6.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军事工程高等教育的双重影响,阐述了前者同后者在性质、社会职责和遵循规律上的差异,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着重就军事工程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907.
阐述了D-S证据推理的数学原理,探讨了D-S证据推理方法在C3I系统效能评估中的应用,并建立了C3I系统效能评估模型,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08.
利是义的基础 ,但义对利又有反作用 ,要见利思义 ,先义后利 ,做到合法取利。必须看到我国军人的义与利还不够和谐统一。要从完善政策机制入手 ,合理调整军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实现军人义与利有机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909.
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改革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制度,应着力解决好工资水平定位、增资机制、工资关系这三个焦点问题,下大力调整和理顺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这三大工资板块结构,以充分发挥工资福利的保障、补偿、激励和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910.
刘玉丰 《国防》2005,(2):28-28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历史时期,受体制转换、利益关系调整影响,在部分地区,突发性群体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建设和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民兵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巩固人民政权的重要力量,必须切实履行《宪法》、《国防法》、《兵役法》和《民兵工作条例》赋予的神圣使命,负起防止和制止社会动(骚)乱,保持社会稳定的重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必须进一步加强民兵基层党组织建设。民兵参与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