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地面战场复杂的背景环境和目标的强机动性,使得传统关联方法所必需的先验信息不易获得,且传统关联方法仅利用状态信息进行关联,导致关联信息量不足,从而关联正确率不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无需任何先验假设的TOPS IS,在状态信息的基础上引入属性信息,作为拓展TOPS IS的评价指标,利用熵权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用相对贴近度确定关联排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关联正确率,且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62.
为了获得各参数对多爆炸成型弹丸毁伤性能的影响程度,以EFP速度和MEFP发散角为参考序列,以药型罩和装药参数为比较序列,运用灰关联理论对影响MEFP毁伤性能的参数进行了灰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灰关联分析结果完成了MEFP战斗部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较少样本空间前提下,采用灰关联理论可以分析获得影响多爆炸成型弹丸毁伤性能的各因素主次关系,而且经过优化后的MEFP战斗部,大大地提高了EFP的集聚性和毁伤性能。  相似文献   
63.
针对红外多目标跟踪,利用红外序列图像中目标隶属度信息建立改进的多目标关联算法。该算法是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以红外目标运动状态和背景环境变化引起的红外目标隶属度信息变化为选择门限,适时切换算法赋值策略,以提高特殊环境下多目标关联的适应性。通过仿真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更好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4.
为了实现装甲车辆混合电传动系统方案的优化设计,在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型的综合评价模型。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值,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评价对象的灰色关联系数,进而计算加权灰色关联度作为判定评价对象优劣的准则。最后利用该模型对4种主流混合电传动方案的评估,得到了混合电传动方案性能优劣的排序,并对排序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5.
将周海云关于m-增生算子的有关结果推广到极大单调算子场合。  相似文献   
66.
讨论了带有结构性不确定的线性时变系统二次稳定且具有H∞扰动衰减度的充要条件,建立了结构性不确定的线性时变系统的鲁棒H∞控制问题与确定性的辅助线性时变系统的H∞控制之间的等价关系。因此,对上述不确定系统设计具有H∞扰动衰减度的鲁棒动态补偿器问题都可以转化成相应的确定性辅助系统的H∞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67.
面向目标跟踪的数据融合技术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功能模型,介绍了一种面向目标跟踪的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68.
依据模糊数学的模式识别方法以及房屋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了军产旧住房估价中关键的新旧程度系数(折旧率),从而综合评估军队住房价格.  相似文献   
69.
70.
推进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军队和地方系统跨组织质量管理合力,以此为目标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针对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只考虑测算子系统内各个指标对整体有效程度,忽略了指标之间、指标与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对整体耦合效应产生影响的问题,采用可持续发展系统(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 SDS)协调发展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的方法,在计算耦合度时将各子系统指标受其他子系统的总影响纳入其中,更加科学全面地测量整体耦合协调程度,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