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陈双平 《防化学报》1999,9(1):41-44
从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对防化兵战斗力的需求出发分析和认识防化战斗力。防化兵战斗力由专业保障力、机动力、指挥力、战场生存力、自身保障力五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72.
针对目前指挥控制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利用局部信息识别精度低、利用全局信息识别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结构洞的指挥控制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指挥控制网络结构特征和全局拓扑信息,引入了层级流介数的概念用以计算网络的约束系数。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关键节点识别精度,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更加适用于指挥控制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3.
汉语原型句蜕的英译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变换成英语的多元逻辑组合是涉及比较复杂变换细节的一种,因而成为颇具特色的语义块构成变换子类.文章从概念阐释入手,详尽分析了这种变换的语言现象、变换的必要性以及实施变换的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74.
郭树军 《国防》2012,(10):44-46
一、完善信息化条件下训练内容体系 一是充实信息化训练内容.紧贴武器装备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实际,增大信息化新知识新装备的训练内容比重.单兵重点加强计算机基本操作、网络技术、本职岗位信息系统和手中信息化装备器材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等训练.分队警官重点加强执勤管理平台、勤务动态管理系统、模拟对抗系统、军事训练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化装备器材操作使用训练.首长机关重点突出指挥信息系统操作基本技能、参谋业务"六会"新技能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指挥技能训练.部(分)队增设要素集成训练、单元合成训练、体系融合训练内容,满足信息化条件下遂行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175.
文章阐述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指挥要素联动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实现指挥要素联动的现实意义,并结合我军当前现代化建设实际,提出了实现基于信息系统的指挥要素联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6.
文章提出了美航母编队电子防空体系概念,简要介绍了美航母编队电子防空体系的要素构成,并对其作战防空区的划分进行阐述,分析了美航母编队电子防空体系作战运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7.
黄相亮  蒋亮明  黄敏 《国防》2005,(5):16-17
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指在国家和军队的统一规划、组织、领导下,着眼信息化战争需求,以搭建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信息资源为核心,开发运用信息技术为主导,培养信息人才为根本,完善政策法规为保障的系统工程。通过对国防动员系统要素的信息化改造和整合,达成动员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使用、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从而科学合理地利用动员资源,满足战争需求。 信 息 平 台— 国 防 动 员 信 息 化 — —建 设的 基 础 要 素 动员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存储等,都必须依靠动员信息平台来实现。如果没有先进的网络化信息系统作平…  相似文献   
178.
传统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认为,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被资产阶级所独占,这符合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客观实际。伴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代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发生了新的变化。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不再被资本所有者所独占,而是以不同的方式被投入各种要素的不同所有者以不同的方式所拥有。  相似文献   
179.
在数据采集和测试领域,经常出现对不同采集设备的记录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的情况.为保证对比分析的正确性,需要对来自不同采集设备的数据进行时间上的对准.针对采集设备缺少时间信息的情况,提出一种利用关键参数的关键变化节点实现不同采集设备时间对准的方法.选取记录在不同采集设备中的同一个参数设为关键参数,分别查找该参数在两采集设备中发生同一状态变化的采集时刻位置,该时刻位置作为关键时间节点.利用该关键节点和采集设备的采集频率,实现不同采集设备起始时刻的对准.最后利用数值内插,实现不同采集设备在任意时刻的时间对准.通过均值和方差工具对该方法的时间对准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对准精度取决于采集设备的采集频率,当不同采集设备采集频率差异较大时对准精度取决于较低的采集频率.  相似文献   
180.
结合装备研制工作情况,通过分阶段系统性分析、梳理,识别出装备设计试验关键过程与控制要素,细化贯彻实施,达到提高设计试验的成功率,提升装备研制的整体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