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推动了军队作战理论、武器装备和编制体制的发展变革。21世纪的战场,必然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战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通信技术数字化、战场信息实时化、武器装备智能化、指挥控制一体化、作战系统网络化的数字化部队必将成为战场的主角。本文结合我部炮兵数字化建设试验及对当前军事强国有关数字化建设的研究,就未来数字化炮兵作战特点和作战原则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2.
173.
《宁夏科技》2000,(4):6-7
目前,驻太平洋美军总兵力约为30万,占美军总兵力的五分之一。驻太平洋美军主要构成是海军和陆战队,这两个军种拥有20万兵力、约1400架战机和170多艘水面、水下和两栖战舰。其中海军有6个航母作战群、6个两栖戒备大队和34艘核潜艇。陆战队占美海军陆战队总兵力的三分之二。空军有14个战术战斗机中队。陆军有两个步兵师和其他作战支援部队。  相似文献   
174.
构建适应战场环境的兵力组织是提高我军战场对抗优势的重要途径。针对兵力组织的适应性设计问题,从兵力组织的描述方法、适应性设计方法和效能评估方法 3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其中,兵力组织描述方法包括计算数学组织理论、图论和网络、多Agent系统、Petri网和信息理论;兵力组织适应性设计方法包括基于三阶段思想的适应性设计方法、基于粒度计算思想的适应性设计方法和基于扩展三阶段思想的适应性设计方法;兵力组织效能评估方法包括理论评估方法和实验评估方法。对涉及的各种组织描述方法、适应性设计方法和效能评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并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5.
基于主从决策问题,研究了配置问题的指派模型以及全局优化算法。建立了基于期望效果下的混合整数双层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主从决策模型,讨论了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与算法。以海军作战实体的3个作战部队为编成,拟完成一项布雷封锁任务为例,基于联合作战实体的打击效能指数,给出了约束中含有模糊区间值的混合双层规划问题,得到了双层模糊规划模型的全局优化解。  相似文献   
176.
为应对雨季汛情多发,福建省三明军分区组织班用冲锋舟系列课目演练。主要演练课目有水上编组作业、人员输送、水上救护、自救互救等.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7.
宋德喜  周杰锋 《国防》2010,(4):63-63
湖南省湘潭县在民兵整组工作中,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进一步改进编组办法、整合人力资源、优化编组结构。将民兵编组布局的重点由乡村调整到县城及其郊区一带,增建了以高技术为支撑的通信、网络、信息战等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加强了以抢险救灾、战备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重点的民兵应急分队,逐步形成了以专业技术分队为主体,  相似文献   
178.
黄保卫 《国防》2010,(12):54-54
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可将民兵应急分队分为"三种类型"进行建设:一是"常备型"。多样化军事行动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时间紧、节奏快、任务重,应在重点地区依托地方党政和事业单位以及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商贸城组建“常备型”民兵应急分队,  相似文献   
179.
张鹤田 《国防》2002,(4):11-12
民兵组织建设是民兵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民兵建设的质量.当前,城市民兵组织建设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城市民兵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0.
针对迂回战斗的战术特点,对迂回兵力和迂回时机的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选择迂回兵力和确定迂回时机的数学模型;用Mathematica软件编程实现了迂回战斗的模拟;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定量地分析了迂回速度与迂回过程中的隐蔽对最佳迂回兵力、迂回时机的选择及我方最终剩余兵力的重要影响.为指挥员科学运用迂回战术手段提供了一种辅助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