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陈曦 《政工学刊》2008,(6):44-45
战斗精神是军校学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其他各项素质能够充分表现的前提条件。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需要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逐渐生成和持续增强。影响战斗精神生成的因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2.
积极推进部队转型建设,是胡主席着眼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从部队的客观需要和长远发展提出来的。部队转型建设是新军事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洞察世界军事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向军队提出的时代课题。师团党委、领导身处部队转型建设的第一线,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头,以前瞻的观念、过硬的能力、昂扬的状态和务实的作风,努力推进部队的转型建设。  相似文献   
203.
陈伟 《中国军转民》2023,(22):140-141
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程彰显着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需要继续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作用,伟大建党精神与自我革命紧密相连。伟大建党精神指明了自我革命的理论根基,昭示了自我革命的目标导向,彰显了自我革命的道德品质,确立了自我革命的政治旨归。  相似文献   
204.
傅沿江 《国防》2011,(2):47-48
人民武装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专武干部是基层人民武装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组织整顿、教育训练、兵员征集、战备勤务等项工作,以及带领民兵预备役人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提高基层武装工作质量,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武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205.
李汉超 《国防》2011,(12):28-29
应急救援主要是政府的职能,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应急救援任务是践行我军宗旨、维护人民利益安全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军地高度重视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都组  相似文献   
206.
刘斌  柳国庆 《国防》2013,(2):30-31
国防动员指挥作为国防动员的核心内容,必须适应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需要,把握特点规律,突出建设重点,切实提高国防动员指挥能力。一、建立权威高效的指挥决策机构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节奏加快,持续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207.
陈增运  张鸿瑞 《国防》2013,(2):43-45
国防后备力量是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组成部分,着眼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既是贯彻落实“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08.
何南楠 《国防》2013,(4):43-44
国防动员制度是平时加强动员建设、战时快速实施动员的基础和依据。建立一套与国家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制度,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遏制和打赢战争、增强国家安全稳定系数有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动员制度建设,需要统筹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合理统筹系统性与局部性的关系系统性是国防动员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各项动员制度要相互关联,每项制度都作为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存在,呈现出单项制度的必然性、单项制度间的联  相似文献   
209.
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北京军区评为"基层全面建设先进旅团";人武部战备规范化、国防动员信息化在警备区推广……初夏时节,笔者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人武部,探寻这些骄人业绩背后的答案。人武部的同志们一语道出真谛:"这是‘人才兴武’的结果。"谋市场不忘战场近年来,为适应"市场"和"战场"的双重需要,塘沽人武部牢固树  相似文献   
210.
现实生活中,房屋的赠与行为时常发生。但是,大家可知道,房屋赠与有别于一般动产赠与,需要满足特殊的条件才能达到有效赠与的目的,否则赠与行为对双方当事人都可能存在重大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