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20):5
不解之缘三十四团读者龙进一次,在朋友家中无意翻阅了《当代兵团》杂志,从此我就与《当代兵团》结下了不解之缘。杂志信息量大,内容贴近基层,每一期我都认真阅读。我最喜欢内容丰富、观点敏锐的"廉政时空"栏目,一个个案例时刻警醒我们党员干部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在我的推荐下,我们连的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代表一起学习《当代兵团》杂志,连队喜欢阅读《当代兵团》的党员也因此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2.
我是一名基层水利单位的宣传干事,从事宣传工作这些年来,《当代兵团》就像我的老师一样,带领我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顺畅。杂志内容丰富,"兵团档案"通过讲述兵团历史,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艰苦创业的豪迈激情,"兵团人家"则很好地诠释了当代兵团职工工作和生活的点滴变化,激励我们为  相似文献   
43.
航母自问世以来,因其攻防兼备、纵横驰骋、得心应手而深受各国政要和军方高层青睐。航母既是一座容纳海军、海洋和海战等丰富知识的宝藏,更蕴藏着无数的奥秘与说不尽的话题。本书全然没有循规蹈矩、拾人牙慧,重复梳理传统航母书籍简单堆砌战例、分类介绍武器的老路。作者独辟蹊径,通过长期潜心对各国航母的研制及使用进程的总结、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新校区的校园规划策略。基于生态保护进行校园规划,通过建筑布局与地形环境的协调共生形成山水校园,结合历史人文营造个性化校园空间。同时,从生态保护、规划分区、建筑布局、景观空间等方面探讨文化内涵与个性校园的规划设计策略,得出自然山水形成了丰富的地域景观,并由此创造出具有个性的地区文化的结论。旨在为山地校园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5.
张云 《中国军转民》2024,(4):118-120
“三个务必”是党的二十大向全党提的新要求,它生成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本质要求,是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集中显示了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高瞻远瞩。“三个务必”内涵丰富,实践指向鲜明,彰显了百年大党的奋斗目标、优良作风和工作方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践行“三个务必”需要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发扬优良作风、强化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6.
文章从国防经济的规模、结构、布局、体制和效益五个方面入手,对构建国防经济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综合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实质与实践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48.
延安精神是我国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结晶。延安精神内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是攻坚克难的动力。新时代,要继续传承弘扬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49.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经典,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精神价值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中代代传承、体味和发展。"两论"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哲学上的理性回答;"两论"在实践上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在理论上则体现着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继承和发展"两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科学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拓宽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0.
徐凤 《中国军转民》2023,(23):112-1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1],这就为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发生的现实基础、取得的历史成就和产生的重大意义提供了重要视角和科学方法。从大历史观的高度来看,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变革是在应对外部风险挑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内突出矛盾的时空背景下实现的。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入手,以16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系统展示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全貌。从“五史”的视野出发,深刻领悟和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这对于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汲取奋进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