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6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599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690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703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699篇
  2006年   654篇
  2005年   823篇
  2004年   847篇
  2003年   731篇
  2002年   844篇
  2001年   830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加强军事经济管理,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是军事经济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当前军事经济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军事经济工作要适应我军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供需矛盾,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新时期军事经济管理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全局与局部、需要与可能、一般与重点的关系,并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强化军事经济管理,从而实现“保障有力”。  相似文献   
32.
控制是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把握控制的基础理论,对提高后勤领导控制的能力,避免领导工作上的重大失误,以顺利实现领导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领导控制的涵义、内容、类型和基本过程,以及领导控制中经常使用的几种控制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3.
各级党委领导在加强部队后勤管理过程中,必须强化艰苦奋斗意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标准意识,在管好用好标准经费上下功夫;强化法制意识,坚持依法规范后勤管理;强化人才意识,大力提高后勤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34.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后勤建设思想,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我军后勤建设的理论基础。贯彻落实邓小平这一后勤建设思想,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战备观念、勤政廉政观念、改革观念、服务观念和法制观念;必须以“两个根本性转变”战略思想为依据,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  相似文献   
35.
邓小平军事经济管理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军事经济建设必须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加强管理是提高军事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提高军事经济效益必须通过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36.
航天与国防     
“嫦娥奔月”——这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表达了人类的一种美好愿望。在本世纪初,有人曾预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争取着生存世界和空间,起初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就是征服整个太阳系。”当岁月的脚步  相似文献   
37.
以军事技术政策为依据,把军事关键技术领域作为发展的重点俄罗斯重新修订了以“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为核心内容的军事技术政策,重点是研制、改进与发展高效能武器系统和电子战系统、指挥和通信技术系统、运输工具系统和运输基础设施系统、快速机动的各种后勤保障器材等。依此重点发展某些关键技术领域,瞄准未来世界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方向,把电子、计算  相似文献   
38.
按照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们的看法:“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是指,把先进的技术与正确的作战理论和体制编制相融合,使武器发挥出最大效能的变革。”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军事技术革命、武器装备革命、军事思想革命和体制编制革命。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场军事革命,其发生和发展,与人们对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39.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相继调整了军事战略,与之相适应,各国军队对其后勤也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增加后勤费用投入,强化管理,注重科研,强调技术储备,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发展先进的后勤装备,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现将近年来我周边国家和地区军队后勤装备发展特点浅析如下:优先发展海、空军后勤装备,全面提高机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0.
古田会议后.中国工农红军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主力红军发展到15万人,但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红军受到极其惨重的损失,被迫实施战略转移。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力挽狂澜,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