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537篇
  2010年   727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538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795篇
  2003年   628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51.
南京军区某炮兵团在开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主题实践活动中,始终着眼部队实际和青年官兵特点,坚持理论引领、使命引领、文化引领、典型引领、实践引领,推动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全员参与、个个争先、自觉践行的生动局面,促进了官兵人人成长进步,有力推动了团队全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52.
当今的市场环境变化日趋频繁,企业很少能够凭借一个固定不变的战略定位和保守的组织形式,在长时间内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成功转型已成为基业常青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53.
战略层面:新概念,新威慑 2010年,世界总体防务开支依然吃紧,军队和主要军工企业仍有"勒紧裤带"的感受。同时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继续演变,战争样式和军事能力破旧立新。这给武器装备的发展增加了诸多变数。  相似文献   
954.
《中国军转民》2007,(2):1-1
2007年1月29日上午,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及经济协调司、综合计划司、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科技质量司等领导一行七人,代表国防科工委党组,代表张云川主任,陈求发副主任,代表科工委机关对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全体同志进行了慰问。并且通过这次慰问活动,向国防科工委所属21个委管社团致以新春的问候。  相似文献   
955.
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高超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也是红军战争史上的奇观。毛泽东四渡赤水指挥艺术昭示出获得信息优势与制信息权决定着战役战斗的胜负;高度机动是化解敌方优势,赢得战机的重要环节;高超的指挥艺术造就军事斗争奇迹。它对打赢劣势装备下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现代高科技战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56.
我军军事语言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坚定实现"打得赢、不变质"历史使命的独具战斗性特色的语言体系。本文从凸显军事特色的精确性、催生敢打必胜的坚定性、蕴含鼓舞激励的先进性、昭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四个方面,对我军军事语言的战斗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7.
传统的C/S架构和基于构件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由于存在实时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问题,不能满足联合作战需求.针对联合作战的特点,构建了面向联合作战任务的使命能力包的概念及其服务框架;介绍了使命能力包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Web Services技术以及军事网格服务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种使命能力包的应用模型,并分析了基于使命能力包构建的指挥控制系统面向任务的实时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58.
周书海 《国防》2007,(4):41-41
党管武装既是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永远置于党绝对领导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的客观需要.在长期实践中,我国建立了党委议军、武委会例会、预备役部队党委全会、现场办公和"军事日"活动等一系列党管武装工作制度,从而为发展人民武装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59.
军事通信学科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作战门类设立的一个新学科.共选收条目210条,释文约22万字.  相似文献   
960.
冯都 《军事历史》2007,(3):49-52
上世纪70年代,江西永丰县龙岗为筹办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陈列馆,笔者受命征集各种口碑资料,两次专程拜访我党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郭化若中将,因他当年在毛泽东、朱德身边工作,任红军总部参谋处长兼作战科长,草拟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命令,是战役指挥的高层亲历者,便请他追忆当年在赣南山区与国民党军周旋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