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当前,军人工资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它与非工资性福利待遇、服役的未来预期收益、职业转换成本、服役机会成本、非正式制度、非经济因素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军人的最终行为决策。  相似文献   
132.
大项任务完成圆满、军地关系和谐顺畅、团队上下士气高涨、全面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谁会想到,这曾是一个各项工作出现较大滑坡,先后发生两起事故,军地关系一度紧张的山东某预备役高炮团,短短3年时间,在团长刘文海和团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完成了由“后”到“先”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33.
近一两年开始,军人工资待遇大幅度提高。一时间,仿佛是有默契一般,周围的几位同事都在第一时间"升级"了更高档的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用品;到了节假日、双休日相伴聚餐的呼声更是高出了几个分贝……当被问及开销事宜,大都颇具豪气地说道:“工资涨了,不差钱!”据笔者一段时间观察,这股“不差钱”的消费之风似有愈演愈烈之势,部分人花钱过于大手大脚,少数人成了“月光族”,个别人甚至不到下月工资发放就已经身无分文,  相似文献   
134.
马明 《国防》2016,(10):32-33
做好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部门的共同责任.要坚决贯彻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5.
复杂电子装备军地一体化保障平台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众  曾静 《国防科技》2016,(1):82-85
论文分析了复杂电子装备保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用军地一体化保障平台来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国外先进装备保障模式和方法,设计了复杂电子装备军地一体化保障平台的方案。论文给出了军地一体化保障平台功能架构,设计了服务站的组成与业务流程,详细描述了军地一体化保障服务站需要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6.
近几年来,辽源市龙山区人武部把创建和谐社会,密切军地关系作为巩固社会地位,提高机关形象,推动武装工作全面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协调军队和地方相关单位部门,用真情尽全力为辖区老兵和军烈属献爱心服好务,引导他们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科学致富奔小康,促进了军地间和谐发展,赢得了部队官兵,涉军家庭以及地方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37.
根据自由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理论建立的基于两部门框架的工资决定机制模型,说明军地工资收入差距的形成是因为军地两个部门的劳动力市场间存在着市场分割因素;而同质劳动力在军地两部门禀赋回报率的差异是引起两部门劳动力供给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军队高素质劳动力工资率偏低造成整个社会部分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38.
军人工资收入水平定位是否合理,关系到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和军队的长远发展。根据工资收入水平和军人行为的经济性分析,以国家公务员工资和全面小康社会中等偏上收入者为参照,近期,军人工资应定位于小康社会的中等偏上收入水平;从长远看,应建立军人与国家公务员收入均衡比较系统。  相似文献   
139.
做好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区经济动员,必须建立权威高效、顺畅协调的指挥机制;必须建立结构合理、划区支前的保障力量部署体系;必须建立军地联供、灵活多样的物资保障网络;必须建立多维立体、相对稳定的运输保障体系;必须建立突出重点、覆盖全区的卫生支前保障网络和资料完整、信息畅通的经济动员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140.
我国高度重视国防后备人才培养,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背景下,重庆市人民武装学院作为军民融合的重要平台,在全市基层专武干部、学校国防教育教师、学生军训民兵骨干教练员等培训中,探索实践了“三结合”军地共育国防后备人才教学训练模式,培养了一大批讲政治、爱岗位、懂法规、精业务的国防后备人才队伍,产生了良好效果,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