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你不知道我为什么离开你,驻守在你看不见的高山海岛里。这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南粤某海岛,有着"南海碧波出芙蓉"之称,这里常年驻扎着一支担任值班巡逻、护渔警戒等任务的护卫艇大队。虽然远离亲人、条件艰苦,可他们用自己乐守天涯的赤诚,默默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你小知道的故事。闲暇,你不知道天蓝海碧的情调海岛虽然号称"东方夏威夷",然而这里却没有步行街、没有电影院、没有游乐场……驻岛官兵年复一年地面对  相似文献   
12.
西北边陲,一望无垠的沙漠。在这片荒漠中,生活着一群捍卫共和国神圣领空的"空军蓝"。他们是素有"神箭摇篮"之称的空军某试训基地工区。隆冬时节,笔者跟随这群特殊的"铸箭人",亲历他们任务转场背后的感人故事。"沙浪"中,他们这样挺进这里是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发放"准生证"和"出生证"的地方。近年来,该区随着职能拓展、试验兵器装备性能提高,执行试验任务常常转场到几百公里外的茫茫沙海中。2014年10月23日,伴着风沙,检查站集结完毕。"出发!"在副总指挥李卫兵的一声令下,官兵们迅速登车,开始了转场任务。行进过程中,李卫兵每隔20分钟便向各个车辆喊话,实时通报路况信  相似文献   
13.
语录体     
心在一起,爱就不怕中转。——新疆翠区红山嘴边防连信号塔被积雪压坏。指导员王海峰与恋人孙琳联系只能用军线打通山下座机,再用山下外线打通孙琳手机,最后把西部电话话筒扣在一起。边关军嫂不好当,但孙琳却向恋人这样表白。个个岗位都精彩,条条道路通成功。——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艇舱段班长、四级军士长王海峰,当兵15年,先后在两型艇上换了10次岗位。不论在哪儿,他都干得有声有色。当问及成功秘诀时,他拿出了自己坚守的水兵格言。  相似文献   
14.
语录体     
我想枕着一本军事地理图集入睡。——总参某测绘导航基地原高级工程师黄忠红把毕生心血奉献给了军事测绘导航事业。尽管身患绝症1年多,躺在病床上的她仍不忘完成自己负责设计的某地区军事地理图集。把方法想到绝路上,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兰州军区某边防团党委"一班人"倾心为一线官兵排忧解难,面对极寒、暴雪等恶劣气候环境,团领导的一句话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5.
老兵秘笈     
正你有秘笈吗?无论是训练上的"九阳神功",还是工作学习上的"九阴真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吧。姓名:舒行绰号:排雷达人部职别:成都军区某红军师四级军士长绝活:在该师的排雷史上,他保持着"零失误"的纪录秘笈:要问我有什么排雷秘笈?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手感。我所说的"手感"可不是直接用手接触地雷,而是通过探针戳探地雷产生的感觉来判断。  相似文献   
16.
正经过他的一番"望闻问切",必定能"找准症结、药到病除"。在空军某汽车团,每当车辆装备有了什么"疑难杂症",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铁马神医"王叔。经过他的一番"望闻问切",必定能"找准症结、药到病除"。官兵们口中的"铁马神医"王叔就是该团四级军士长王明民。去年,连队远赴新疆西北大漠执行远程机动演练任务。烈日炎炎下,车队刚刚驶出  相似文献   
17.
老兵秘笈     
正你有秘笈吗?无论是训练上的"九阳神功",还是工作学习上的"九阴真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吧。姓名:祖全明绰号:红旗驾驶员部职别:93381部队场站汽车连四级军士长绝活:"多种气象"条件下的长途车王秘笈:我能保证38万里安全行车,首先,是因为我传承了红旗车师傅的秘诀——开车时分,礼让三分,这句话既保证了我刚开始学车时的行车安全,也是成就我不断刷新安全行车纪录的基本准则。"礼让"二字说起来很简单,可贵之处就在于做到始终如一,有礼让就没有争抢,也就规避了很多风险;其次,随着开车时间的增长,我慢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盛夏,我来到"火炉"山城,特意换下有大校军衔的迷彩服,着体能训练服,减少"差距"走进机务大队采访,一个普通机务兵的故事,直到现在,仍挥之不去。在我的采访对象中,"彬哥"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一见面就是不冷不热、漫不经心、毫不在乎,甚至有点"被迫"的感觉。这让我一开始就有点不悦,甚至犹豫改换采访对象。大队党委推荐了数名官兵,只因陈彬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荣获了"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是大队最老的士官机械师,应该有故事,所以我选择了他。陈彬,驻渝空军航空兵某团"模范机务大队"三中队三级军士长。1996年从  相似文献   
19.
《解放军生活》2014,(11):10-11
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广空装备部某仓库政治处主任朱伟然还在查铺的路上,今天晚上注定又要晚睡了。一个多小时,这是他每次在"三号哨位"查铺需要的时间,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对于这位上任不到半年的新主任来说不仅过于复杂,而且耗费精力颇多,但看到在这里坚守的战士们,他的眼热了,心暖了。汽车缓缓驶出营区,不自觉的,我的眼角开始泛泪,说不清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战士脸上的留恋,也许是因为在这深山的那分寂寞,也许是因为寂寞中的那么一点快乐。从一个组建仅仅  相似文献   
20.
正"老刘"是谁?他就是广州军区空军某部机关处长刘劲松,"老刘"是基层官兵对他的亲切称呼。说起当兵,对一个28年军龄、有十几年基层经历的老兵来说并不陌生,但这次却并不寻常。老刘所到雷达站日常战备值班任务十分繁重,与其他基层连队相比,特点非常突出,不仅要担负高强度的值班任务,还要经历台风和高温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