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军转民》2007,(5):13-14
航空331厂是率先使用国产数控设备的航空发动机厂,从八十年代初期就采购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在“十五”期间,航  相似文献   
52.
军民结合方针的确定,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为陕西军工企事业单位坚持军民互动,驰骋市场提供了无限的商机。陕西省国防科工委以大国  相似文献   
53.
2007年10月20日~26日,应OECD发展中心的邀请,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秘书长石金武带队赴法国巴黎参加"非洲合作发展论坛"国际会议,并对OECD发展中心及法国有关企业进行了访问考察。  相似文献   
54.
国合 《中国军转民》2007,(11):29-30
2007年10月30日上午,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邀请军工集团公司国际合作部门有关人员开展第二次国际合作座谈会。国防科工委经济协调司徐超处长,中国核工  相似文献   
55.
军工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是我国科研体制改革重要内容,是国防科研体制的制度创新,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军工科研院所担负着国防科研任务和履行着国家安全职能,因而军工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面临着怎样兼顾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两者关系、怎样协调军品科研与民品科研关系和如何处理军品市场特殊属性与企业法人一般属性矛盾关系等困境。为了有效地推进军工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需要在经费保障、转制模式、结构调整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6.
3月26-29日,中国国家展在莫斯科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中俄两国元首还来到“中国航空航天船舶与核工业”主题展区,仔细观看并听取了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的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57.
创新需要新思考。用模仿创新优化企业资源结构、用建立风险投资机构强化融资、用建立多学科研究中心拓宽集成创新平台、用TRIZ理论提高创新能力,这些思考不乏新意。  相似文献   
58.
国防科技工业肩负着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职责,是军民融合最重要的领域。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仅为经济、高效、创新型地建设武器装备体系,更好履行强军首责提供了重要保证,而且是辐射带动技术进步、造福国计民生的必然选择。随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防科技工业需要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全局深入谋划军民深度融合,要把行业发展更好地融入到国家工业体系之中,融入到国家"大安全、大防务"体系之中,融入到国民经济体系之中。努力打破壁垒,营造全社会共同  相似文献   
59.
<正>本文基于我国国防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深入推进和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强势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对贵州"三线建设"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进而对贵州省"三线军工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军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阐述了贵州三线军工企业转型升级对于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最后就贵州三线军工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角度和企业角度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正>军民融合发展涉及军地多个部门,组织协调较为复杂。很多地方政府制定了军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和战略规划,理清了发展思路,确立了发展目标,建立了领导机制、明确了任务分工,加强了本区域军民融合发展统筹管理。自党中央提出军民融合发展重大战略思想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军区所属系统高度重视,军地各部门密切协同、全力合作,区域性军民融合发展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