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侯娜  余明明 《国防科技》2018,39(3):064-070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空间天气的重要性,并对空间天气效应展开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国也加快空间天气领域的研究进程,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系统介绍了空间天气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方法,从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与核安全等角度分析了灾害性空间天气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在对国内外空间天气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灾害性空间天气的国家安全影响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52.
杨庆  周治宇 《国防科技》2018,39(3):127-130
三线建设决策由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团提出并付诸实践,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相协调,坚持全局着眼与局部推进相结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国防建设领域和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当今发展军民融合战略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应正确处理国家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体推进和部分突破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需求和军事需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3.
师玉朋  刘海林 《国防科技》2018,39(6):066-071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是各级政府落实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针对军民融合产业界定不清等问题,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层面梳理既有观点及演变趋势,形成对军民融合产业的客观认识。在此基础上,剖析军民融合产业的属性特征,从指导实践工作角度出发提出三种界定军民融合产业范畴及相关统计工作的合理化思路,并提出建立两级联动工作机制、开展国家工业基础中国防科研生产能力普查工作、试点开展军民融合产业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建设工作、加强军民融合产业统计数据质量监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4.
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支持已促使许多民营企业进驻国防军工供货体系,制导武器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领域。为了规范武器制导装置生产企业能力要求,研究提出了武器制导装置生产企业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依据和合格判据。现场评价要素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及人员要求、管理要求、生产技术要求、基础设施和设备要求,给出了评价要素各个细目及相应的分值,规定了每项评价要素的评分准则。  相似文献   
255.
256.
针对装甲指控装备维修保障模式已不适应装备和战争形态发展变化这一问题,分析了现有保障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全寿命期分时段分模式的军民融合式维修保障模式构想;将装备全寿命期分为可行性论证、研制方案设计、研制、生产、交付军方和服役6个阶段,前5个阶段作为打基础阶段,服役阶段又进一步分为民主军辅和军主民辅两个维修保障阶段,前者作为过渡阶段,后者作为成熟模式运行阶段,并分别阐述了军方与承研承制单位在各阶段应完成的规定任务。这种模式探索必将为装甲指控装备建立新的维修保障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57.
258.
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材料按照一定结构周期性排列形成光子晶体,可规律性地控制光子传输,该材料的红外隐身特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详细介绍了光子晶体相关概念以及国外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材料发展概况,总结了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技术的特点,针对光子晶体兼容隐身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给出了未来光子晶体红外隐身技术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59.
本文介绍了我所建立和运行质量体系的过程、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260.
刘楝  孟宪民  李阳 《国防科技》2020,41(3):76-79,85
5G作为当今先进的通信技术,其广泛应用将给整个社会生产生活带来全新变革,相关技术和应用的安全问题,事关社会公共安全和军事利益安全,应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重点考量。本文主要梳理5G关键技术可能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以及相关应用可能给网络监管带来的挑战,并从牢牢把控核心知识产权、综合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紧跟推进行业法律规范以及着力完善高效应急措施这四方面探讨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