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只旋转调谐磁控管,既可在若干特定位置间转换以实现跳频定点工作,也可连续旋转实现频率连续捷变,同步机构成的误差电压产生电路所具有的机械隔离作用,恰能使跳频与捷变频两种工作状态的驱动装置相互兼容。为了简化设备,给出了一种采用差动齿轮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分析了目前跳叔电台互不兼容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是制定相应的标准,而且标准“值”不应是唯一的,反应是系列化的。而电台的设计则应该是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自行选择和预置这些标准的“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讨论了一个师级的指挥网,从如何使网络方便使用、反应敏捷入手,进一步分析了组网对跳频电台的技术要求。最后论述了一个用跳频电台的的师级跳频指挥网的组织和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63.
加快转变军需保障力生成模式,核心是运用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军需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保障能力;关键是在“变”上辟蹊径、在“快”上下功夫;重点是信息系统建设、体系融合、军民融合、实战化训练和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64.
我国应急物流军民融合发展演化存在部分物流要素交互融合、部分物流环节交互融合和基于任务牵引的军地物流整体交互融合三种不同形态,呈现交叉式发展和渐进式演变轨迹。演化过程主要遵循以效率优先为原则、以双向互补为目标、以组织融合为先导、以资源融合为接口、以信息融合为纽带的基本规律。未来将呈现出组织合成化、手段智能化、融合规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5.
张军 《华北民兵》2011,(1):23-23
预备役部队作为军地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军地融合式发展的重要职责,必须着眼形势任务的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6.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时代赋予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目前,虽然经过各级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但就全局而言,还只是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主动作为,在新  相似文献   
67.
军民两用技术因其在军用与民用领域的广泛适用性及巨大的经济价值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研究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与贸易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军工体系改革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军民结合方针的确定,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为陕西军工企事业单位坚持军民互动,驰骋市场提供了无限的商机。陕西省国防科工委以大国  相似文献   
69.
军工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是我国科研体制改革重要内容,是国防科研体制的制度创新,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军工科研院所担负着国防科研任务和履行着国家安全职能,因而军工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面临着怎样兼顾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两者关系、怎样协调军品科研与民品科研关系和如何处理军品市场特殊属性与企业法人一般属性矛盾关系等困境。为了有效地推进军工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需要在经费保障、转制模式、结构调整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0.
美国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军民融合的涵义,着重分析了美国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和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并希望能在此基础之上,借鉴美国的作法,探讨如何加速建设我国的军民融合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