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于礼 《中国军转民》2022,(19):59-6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创新型技术成果越来越重视,如何在新时期下更好地促进政府补贴与军民融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入手深入探讨了两者间关系。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其次介绍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基本概念等内容;最后,对政产组合与军民两用型技术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我国现行政策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42.
于礼 《中国军转民》2022,(22):80-81
军民融合就是为了能够实现我国国防与经济协同发展增长重要目标,而将军用产业与民用产业联系起来,使二者突破传统界限而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基础上,结合产业组织与资源最优配置原则,以朝阳市军用与民用产业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产业特点及双方的比较优势,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军民产业结构和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3.
秦艾  赵波 《中国军转民》2022,(22):88-90
我国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的范畴迅速扩大,而高校作为国家的“智力源头”,应为军民融合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结合高校服务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的不可替代性、以问题为导向、开放协同服务等特点,明确了高校的功能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起到表率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理念,加速人才培养速度,保证为国家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推动军民融合战略的全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744.
冷妹  马惠军 《国防科技》2021,42(4):123-128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研究旨在探寻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的动力源泉.本文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演化和演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原理入手,分析军民协同动力机制的生成机理,论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演化的理论根源,推断得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动力生成具有"两条路径、三个层次、五种力量"的一般规律,认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  相似文献   
745.
针对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已有研究情况,选取2008-2022年中国知网刊发的该主题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探寻我国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及演进趋势。结果显示:研究聚类较为明显,研究热点逐渐由“军民融合”“人才培养”过渡为“产教结合”“中国特色”等。结合研究综述和新时代军民融合新需求等,今后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探究应坚持政策与问题导向,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全方位深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46.
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从多领域、全要素入手,通过对军民要素的优化配置来获取高效益。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验田”,从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基于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两大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判断来识别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从而促进整机组装与零部件加工的转型升级、打造品牌特色、进行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建设、优化信息质量等,进一步提升价值创造力、取得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47.
拥有一个多元且高效的资金支持体系对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涉密性、项目投资周期长、产品定制化和资本退出机制不完善等特殊性质,并基于这些性质分析其面临的融资困境。在借鉴国外金融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发展的典型经验基础上,从拓展军民融合多渠道直接融资方式、创新军民融合金融服务模式和优化军民融合企业融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军民融合企业融资困境的纾解机制,以期为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48.
蔡运华 《国防》2006,(5):38-38
信息化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现代建军作战发展的方向。信息科技军民兼容,人民武装寓兵于民。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方针,依托社会信息化建设成果推进人民武装信息化建设,既是信息技术高度军民兼容的性质特征所决定的,也是提高人民武装建设质量效益的必然要求,因而必须引起军地双方的高度重视。(一)依托社会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强人民武装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建设。依托社会信息化建设成果推进人民武装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和层次,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最重要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充分利用社会信息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749.
田一农 《国防》2006,(9):50-50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全面建设的指导理论。胡锦涛主席指出: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之中,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就必须更新观念,放弃“封闭半封闭式”建设的做法,全面提高军地兼容程度。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我国在国防包括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上习惯于自成体系,搞“封闭半封闭式”建设。这就…  相似文献   
750.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寓军于民的本质是要打破军民界限,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优化军民资源配置,使武器装备建设依托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基础之上;其主要途径是军转民、民转军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寓军于民体制,对于实现军民资源的互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推动寓军于民方面有许多成功和成熟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借鉴这些做法和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寓军于民体制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把寓军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