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戴滨辉 《国防》2014,(3):20-2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家层面建立军民融合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军事变革潮流的现实要求,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然选择。新形势下,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既现实又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802.
安亮 《国防》2014,(3):25-26
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提出国防工业“军民一体化”建设模式后,军民融合发展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共同做法。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进一步把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好,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建设还严重存在着统得不够,缺乏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强有力的军地联合领导体制,融合项目和内容多是一事一议、个案协调,融得不深,军地重大建设项目基本是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军队“所需”和地方“所能”壁垒重重,缺少军队需求“总入口”和军地对接“总出口”,机制不全,国家和地方在融合项目资金投入、税收优惠、利益补偿等方面法规制度不配套,军地双方积极性都不高等问题。比如,一些军队规划项目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及时、不完全,一些重点部队进出口道路、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阵地配套设施建设难以有效搭载地方同类重大项目同步建设,公路、水路和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充分贯彻国防需求,战备渡口废弃,滚装码头严重不足,民用船舶、特种车辆、飞机等运输工具建设没有预置军事功能,战时加装改装困难;结合民用建筑建设人防工程不够落实,“以罚代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战略物资储备和应急生产准备不足,先进民用技术为军所用渠道不畅通,等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变化,围绕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采取新的思路和对策措施,把军民融合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03.
秦光荣 《国防》2014,(3):4-7
正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给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带来了新的情况和挑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根本目标,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军民融合为途径,创新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不断攻坚克难,努力开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804.
孙红林  武喆 《国防》2014,(10):10-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05.
我国军民融合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期,传统思维惯性、利益格局固化、统筹管理薄弱、法规制度欠缺等仍然是制约军民深度融合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军民融合进一步发展,应加强科学指导,大力推进战略规划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和法规制度建设。要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开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806.
美国军民融合法规建设的社会背景为消除冷战影响,形成一个同时满足军用和民用两方面需要的工业基础;其法规建设的主要内容涉及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后勤保障领域、军事人才培养领域和动员领域等;其法规建设的特点为制度健全、规定明确等。美国军民融合法规建设经验启示我们,应从加强国防合同立法、立改废相结合、国防安全第一等角度出发,完善我国军民融合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807.
为保障军民融合活动顺利进行,日本基于自身的国情,制定了大量军民融合法律法规,形成了体系相对健全、内容比较完善的军民融合法规体系。日本在国家安全、国防军工、军事后勤等领域的军民融合法规建设情况及经验,对我国军民融合法规建设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08.
何忠兴 《国防》2014,(2):10-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这一论述为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边防部队,必须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积极贯彻军民融合思想,努力推动军地协调发展,扎实推进边防边疆建设,确保边防边疆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09.
岳胜军  于超 《国防》2014,(5):78-78
正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国力是支撑。革命战争年代,我军靠"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取得了一个个胜利。新时期,虽然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铁律没有变,"人定胜天"的法则没有变。习近平主席曾强调:"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因此,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必须着眼将国力优势转化为打赢胜势,找准军民融合的最大"公约数"和最佳结合点,把战斗力生成深深植根于经济社会发展沃土中。  相似文献   
810.
李其飞 《国防》2014,(5):10-12
正以色列实行"以军带民"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把国防工业作为本国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先导,将部分国有军工企业转为私人经营,同时鼓励其他企业利用国防投资将军事技术成果转化为民品生产。以色列采取这种"战时为战,平时为出口"的方针,既保证了国防工业的发展,又能为国家解决赚取外汇、解决就业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