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本文从卫星通信的自身特点出发,讨论了卫星通信系统面临的干扰威胁,总结了卫星通信系统可采取的抗干扰对策,并重点介绍几种在空间段和地面段可采用的新型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2.
EHF军用卫星通信频段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HF卫星通信已进入实用阶段,在商用及军用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EHF频率资源十分丰富,如何确定具体的上/下行频率范围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课题。本文从抗干扰、低截获概率、降雨损耗及设备小(微)型化等方面的要求,讨论了军用EHF卫星通信系统频段选择的基本考虑,从而得出综合权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军用卫星通信抗干扰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全球性世界大战难以发生,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但各种因素引起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同时高科技迅猛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引进军事领域。这些格局和态势,对今后的军用卫星通信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这一背景出发,综述了国外新一代军用卫星通信系统概念,系统资用的抗干扰技术及有关措施。这些技术和措施包括卫星轨道和频率的选择、多波束调零天线、星上处理、波型设计、自适应及其他新的抗干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军用通信卫星自适应调零多波束天线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适应调零天线技术是军用卫星通信抗干扰的重要方面。本文研究星载自适应调零多波束天线系统及关键技术。着重分析了对系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的多波束天线构形及波束形成网络实施方案,同时简要讨论了自适应处理器的算法与实现。结合我国军用通信卫星抗干扰的实际应用背景,提出了研制星载自适应调零多波束天线的初步设想和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无线通信网:军用,商用和在研系统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国外军用,商用和研无线通信网的研究比较,发现军用和商用系统的不同点和融合点,希望能为发展新一代军用无线通信网,实现军用和商用系统的结合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40年代诞生的军用直升机,经过50多年战争的洗礼,并大量吸收各种新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已成为陆、海、空三军重要的通用武器装备,担负着众多的军事任务,是一种不可或缺、无所不在的作战力量。那么,到21世纪,军用直升机能否适应更严酷的作战环境和应付各种先进的对抗武器?军用直升机将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未来的数字化战场上呢?  相似文献   
18.
仿真技术是武器装备发展、使用的重要支撑技术。发达国家对仿真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非常重视。我国自“七五”以来,武器装备的仿真也有很大发展,但距国际先进水平和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对仿真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综述了国外军用仿真技术的状况,分析了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对仿真技术的需求,根据国内仿真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武器装备仿真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外军"民技军用"促进武器装备研制的特点、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军用移动计算平台框架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军用移动计算平台概念提出的背景,提出了军用移动计算平台概念和框架结构,以地面移动计算平台为例,分析了电子控制平台、驾驶平台、信息与通信平台、火力控制平台以及战场防护平台的功能,最后分析了军用移动计算平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