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大中型军工企业仍处于军转民的发展时期。要使占军工企业总数94%的大中型企业既走出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发展道路,又保持军事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必须确立高起点的发展目标,正确决策主导产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努力开拓并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2.
研究所的生存和发展,除加强军品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外,还必须依靠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起点、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为主攻方向,开发和研究涉及相关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产品,才能既出成果又出效益,才能真正做到保军转民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转民》2008,(10):F0002-F0002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三十年的磨砺,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前,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合”的战略思想,国防科技工业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中国军转民”的奋斗历程,取得了沧桑巨变,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转民》2008,(2):10-10
2009年军转民技术开发专项完成项目申报工作。共申报项目78项.重点集中在新能源.重大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总投资超过21亿元。  相似文献   
5.
中国军事工业军转民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工业的“军转民”是指军事工业由军事专用性的科研生产转向军民结合性(或兼容性、两用性)科研生产的一种特定运行机制。军转民的必然结果是军民一体化。由于对军转民认识上的偏差,加上实践中出现的某些失误,中国军事工业的军转民存在不少缺陷。面对步履维艰的中国军事工业,只有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为了有效地促进中国军事工业的军转民,发挥中国军事工业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在国家军事订货制度、企业制度、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6日,在太行山上、漳河水畔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山西北方惠丰机电有限公司的钻石广场上,人头攒动,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军乐奏响,歌声嘹亮,五彩斑斓,21声礼炮震天动地这里正在举行的是隆重庆祝该企业建厂70周年的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7.
作为有“中国”字头的国防科技工业综合类杂志,我们《中国军转民》应该视野开阔、目光深远。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成长、发展的60年是一部激越、高昂响彻世界的进行曲,那么中国军转民则是这进行曲中一个嘹亮的音符。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09,(9):39-41
实施军转民战略,开展产学研合作,是以军工科研为特色的国家重点理工大学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面向市场.开放式办学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主管、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的国家核心期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军工行业权威性杂志。《中国军转民》杂志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刊物。杂志透析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动向,以推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为己任,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发展、军工企业动态,架设军工经济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军民互动桥梁。通过传播军工企业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