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01.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地理环境复杂。要完成军需物资应急补给任务,应以青藏兵站部为主体,构建各军种一体、军民一体和公铁空一体的军需物资应急补给网络,为维护西部边境安全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稳定做好军需准备。  相似文献   
302.
不久后的某个夏季,各国军舰云集北极海域,试图在这场边缘政策的游戏中占据有利位置。俄罗斯北方舰队在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赶赴北极,而美国第二舰队则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港出发。两支舰队都装备了新型核导弹,大战一触即发。上述一幕纯粹是虚构,但或许离我们并不遥远。日前,英国著名智囊机构简氏评论警告称,北极能源争夺战可能会在12年内成为现实。俄罗斯人对争夺北极石油资源历来极为看重。  相似文献   
303.
世界核电发展总的态势 1.核电复苏需求强劲。2000-2001年美国加里福利尼亚州发生重大能源供应危机.敲响了警钟。美国总统布什公布新的能源政策.提出要发展资源无限的核能。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世界千年峰会上发出“大规模发展核能的创议“。自此.复苏核电的呼声一阵高一阵。  相似文献   
304.
童蕴河 《国防》2016,(1):26-30
美俄在军事能源领域加强军民深度融合,完备了与国家能源战略相契合的军事能源战略和法规政策体系,建立了纵横开放的军事能源组织管理体系,成功实践了公开招标、合同保障等军事能源保障方式。美俄高度融合且富有成效的组织体制、法规制度、运行机制,对我国军事能源建设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05.
保障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应依靠信息化手段、灵活运用多种保障方式,建立三军联合、军地结合、统一指挥的军需联勤指挥机构和供应保障体系;应广泛开展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军需保障课题研究,加强多样化军事任务军需保障针对性演练;应搞好军需保障物资储备和构建军地一体的军需保障动员机制。  相似文献   
306.
杨恩荣  何小喜 《国防》2008,(9):73-73
猪鬃是长在猪脊背上长而硬的鬃毛,可能很少有人会把它与战略物资联系起来,但它在战争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给军舰、飞机、战车刷油漆还是擦拭机枪、大炮的枪管、炮筒,都离不开猪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把猪鬃列为A类战略物  相似文献   
307.
田蒙 《中国民兵》2008,(12):41-41
节约的首要对象是能源,这点毋庸置疑,包括节约水、电、燃气等等。可我们要知道节约的对象不仅是能源.而是一切资源,还应包括人力资源、行政资源等内容。现代企业中一般都设有人力资源部门.主要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发挥最大效力。在部队中同样存在人力资源问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实就是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用,这虽然是一种理想境界,却也是人力资源配置的目标所在。如果才用不匹配,人才的优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浪费的危害甚于浪费能源。  相似文献   
308.
第五届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于2003年4月2日至4日在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展览中心举行,这是我国核电工业本年度最重要的盛会。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兼国防科工委核电办主任徐玉明作了题为《中国核电工业发展的回顾和展望》的讲话。广东省有关负责人和深圳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定期每两年在我国举办一次,本届核电展在国防科工委核电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核电办公室的积极协同下,由国防科工委新闻宣传中心和香港海岸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法国、…  相似文献   
309.
军需动员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是提高军需动员速度和效益的有效手段。目前,该系统的建设和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个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建设军需动员自动化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论证,提出了构建军需动员自动化系统的整体结构模型,并对系统的软件建设、网络建设以及建设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