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需专业的人才模式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懂战时军需勤务、懂市场经济、懂军需专业知识、会专业技能、会管理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技术局部战争后勤保障需要的综合型军需人才。军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强化学员入校后第一学期的政治、军事教育和毕业前一个学期任职综合能力训练;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教书育人不断线,坚持教学实践性环节不断线,坚持机关工作能力培养不断线,坚持发挥第二课堂辅助作用不断线,坚持环境育人不断线。  相似文献   
2.
后勤保障社会化,是现代军队后勤建设的大趋势。实现军需保障社会化,从条件上说,主要应具备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完善的市场和足够的军需拨款,以及相应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从时机上说,在全国全军的范围内。约需要再经过10—15年的努力,使主要条件具备后方可实现。从途径上说,不可能依据一种模式去推行,必须视不同部从及其所处的不同环境,在先后和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3.
建立军需勤务学科体系,是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军需勤务科学理论,培养高质量军需人才的需要。军需勤务学科由军需勤务基础理论、军需勤务应用理论、军需勤务技术理论三个层次构成。军需勤务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军需勤务学是军事后勤学的重要分支。军需勤务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措施是,要解决好基础理论薄弱的问题,要搞好应用理论研究的协调,要进一步发展技术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要求军需应急保障顸有准备,实施快速保障。同时,要搞好军需动员、军地联合保障,还应突出重点,灵活保障。在组织保障过程中,要合理部署,科学组织,发挥效能,采取多种手段,做好军需物资供应,高度重视部队的饮食保障。  相似文献   
5.
军需勤务学科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面建设现代军需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总结30年学科建设经验,前瞻新世纪新阶段学科发展前景,对于推进军需勤务学科建设新的跨越,推动军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兴昌  范卫建  裴沈华 《国防》2003,(12):40-41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不仅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大损失,而且给当地人民群众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由于地震破坏了正常水源,当地苦咸水不能直接饮用,人民群众只能靠政府用消防车运水生活,但“杯水车薪”,难以为继。25日,上海市经济动员办公室按照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的部署,紧急筹措及时向新疆地震灾区  相似文献   
7.
军需装备作为作战后勤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将要逐步实现装备的三军一体化、单件装备的技术集成、人装集成、各个子系统的集成、装备保障与技术保障的集成、与其他后勤装备、作战装备、指挥网络的集成,从而最终实现综合集成,成为作战系统中一个融合、高效、低耗的子系统,实现保障有力。  相似文献   
8.
军需专业教育诞生于解放战争战火硝烟中。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以及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推进,军需专业教育快速发展,在全面转型中实现跨越。回顾军需专业教育60年光辉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对于实现军需专业教育新的跨越,推动军需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执行维稳和抗震救灾军需物资油料保障实践启示我们,保障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必须针对难点,做好预置预储、增大携运行量、搞好后续补充、完善应急机制、灵活运用多种保障方式。  相似文献   
10.
军需琛障基地效能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是提升军需保障能力、提高现代军需建设水平的有效方法。文章在论述建立军需保障基地效能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目的、影响军需保障基地效能相关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军需保障基地效能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定量评估模型对军需保障基地效能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