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吴珍 《兵团建设》2012,(23):24-25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各项工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屯垦戍边事业的新局面。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举措,才能抓住新机遇、乘势而上,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只有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各项工作,才能不断开创屯垦戍边事业的新局面。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  相似文献   
32.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  相似文献   
33.
宋浩 《兵团建设》2012,(10):10-12
正抓落实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抓好落实对于做好工作、成就事业至关重要;不落实,再好的思路也只能是空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和兵团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机遇弥足珍贵、稍纵即逝,谁能发现机遇、抢抓机遇、把握机遇、创造机遇,谁就能跨越发展。说到底,就是要围绕"两大战略任务",抢抓机遇,"迅速进入状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  相似文献   
34.
我和陶峙岳司令员握手后,同志们都非常羡慕,纷纷上前和我握手1964年4月15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和陶峙岳司令员握了手。那时我在农七师一二八团工作,还是个毛头小伙子。4月15日,团生产股股长刘超通知大家,农业、机耕、水利三个单位派人参加在团部召开的播前整  相似文献   
35.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选择题,一些可以多选,一些只能单选。石书江选择的,永远是对职工群众有利的,永远是对团场发展有利的。石书江去世后,他生前的同事和六十七团的干部职工从不同角度回忆了这个亲民爱民又颇有个性的政委  相似文献   
36.
组建民兵船运团,建设强大的海上运输支前力量,是国防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和重要内容。加强民兵船运团建设必须以推进军事斗争准备为目标,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不断增强建设民兵船运团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军地结合,严密组织,确保形成民兵船运团建设合力;以提高快速动员和应急保障能力为牵引,认真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拓展民兵船运团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37.
走进农一师十六团团部,人们常常能见到一位老人的身影:他头戴头盔,脖子上挂着哨子,骑一辆摩托车,穿行于十六团的街道,帮助维护交通秩序。他就是农一师新开岭监狱退休民警樊敬晶。当地人都亲切地称他为“编外交警”。樊敬晶,1963年进疆的上海知青,在监狱工作20余年。2000年5  相似文献   
38.
齐建中  杜东贵 《兵团建设》2007,(5):F0003-F0003
农一师幸福城农场位于重镇阿克苏市东南155公里,距南疆新城阿拉尔市22公里,北邻塔里木河。2004年9月正式成立。全场规划面积8.2万亩,其中林地面积两万亩,道路、水利、渠系及建设用地5000亩。  相似文献   
39.
1960年3月21日,胜利十四场作业站(原农一师九团老二营地区),垦荒大会战正在紧张进行。工地上沙尘弥漫,红旗招展,机车轰鸣。忽然,工地上的广播播送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  相似文献   
40.
娅萍 《兵团建设》2007,(10):29-29
他14年来一直把家都安在塔里木河南岸、塔克拉玛沙漠边缘的土坯房中,他守护的1.5万亩原始胡杨林和栽植的1万亩新林郁郁葱葱,成为周围棉田、果林的一道防风、防沙屏障。他连续10年被团、师评为护林模范。他就是农一师十二团家喻户晓的护林员——宁进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