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增强聚能战斗部的后效毁伤能力,设计一种金属药型罩与PTFE/Al反应材料相结合的后效毁伤聚能战斗部,并通过数值仿真进行改进与分析;开展后效毁伤战斗部静爆试验,并结合数值仿真对含能毁伤元的成型、侵彻和后效作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装挡环可以有效调整PTFE/Al在成型过程中的位置,使其位于惰性弹丸之后;相较于单一惰性药型罩聚能装药,在原有破甲能力基础上,破甲后的空气冲击波强度明显增强,后效毁伤能力提升显著;反应材料在靶板内的反应扩孔作用是削弱后效冲击波强度的主要原因,适当提高反应材料的反应阈值可增强后效冲击波强度;综合分析影响毁伤性能的因素,认为半Cu罩结构的毁伤效果更好。研究成果可为增强聚能战斗部后效毁伤能力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2.
选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作为塑性测压靶材,设计了一种直径为30 mm,厚度为0.2 mm的靶板,可以实现塑性测压靶的重复使用;通过准静压装置对靶板施加循环载荷,结果表明,在进行至少9次的循环训练后靶板可以获得稳定的力学性能,变形重复性良好,具备作为塑性测压靶使用的可行性;通过激波管标定实验得到该塑性测压靶的测压模型,可以用于0.14~1.3 MPa反射压的测量。  相似文献   
93.
"IPSC互动战术射击自动评定系统"是一套采用声电定位技术实现自动报靶的综合性战术射击训练自动评定系统,解决了精度射击与实战射击相结合的问题。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研制背景、总体设计方案、系统结构、功能及硬件电路的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94.
利用Ls—DYNA软件对钨合金长杆弹垂直侵彻单层和双层横向运动钢板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分析长杆弹的塑性变形、速度降、动能降和横向速度,得到了单层和双层板横向运动速度与影响长杆弹侵彻能力因素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运动板速度的增加,运动板对长杆弹的侵蚀加剧,长杆弹的速度降、动能降增大;运动板相同速度下,虽然单层板的冲击能使长杆弹获得较大横向速度,但双层板比单层板对长杆弹的干扰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介绍了导弹靶试的目的、导弹靶试中自主飞行可靠度的评估方法和靶试方案的风险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靶试方案的风险进行了计算,对靶试方案中置信度、样本量、靶试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
基于剩余穿深理论,依据聚能射流对钢靶板侵彻毁伤作用机理,推导出2种等效模型,并结合数值模拟建立了聚能射流侵彻下某舰船装甲钢与603钢靶板的等效关系。结果表明:当舰船钢厚度较小时,舰船钢与603装甲钢的等效厚度比约为1;当舰船钢厚度较大时,两者等效厚度比约为1.13。由此等效关系可给出用于战斗部考核性穿靶试验中相应均质靶板的确定厚度,从而为用603装甲钢靶代替该舰船钢进行聚能射流威力考核试验提供依据,达到了简化、经济、方便、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破甲弹侵彻装甲板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甲装备受到弹丸攻击后,要判断内部部件的毁伤情况,采用实弹试验的方法费用高,周期长,安全性差;而采用建模仿真的方法费用低,效率高,安全性好,并且可以为预测装备内部的毁伤部件奠定基础。采用有限元法对破甲弹侵彻均质装甲板进行了数值仿真,对侵彻过程的3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破甲弹射流的动能、平均速度和冲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侵彻后装甲板内部部件毁伤情况的判断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8.
判定集热板的集热效果如何,依据的是在其内部安装的喷头是否能够及时响应。从喷头响应时间公式和Alpert顶棚射流模型出发,研究了起火点与集热板相对位置不同时集热板的集热效果;同时对起火点所处位置不同时的概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起火点位于集热板正下方时,集热板才能发挥集热作用,其有效性仅为0.16%~2.52%,因此不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
主要针对破片速度测量实际需求,建立了光幕靶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和速度误差的传递模型.研究了着靶信号波形匹配技术和破片轨迹匹配技术,利用无偏估计给出了测时、测距等各测量参数的随机误差范围,再结合时间和距离的匹配误差,最终给出了破片速度测量的总误差.  相似文献   
100.
为提高结构杭力的要求,克服现有防护结构厚重苯大的缺点,将箱形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引入到抗爆炸领域中,运用ANSYS大型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和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相同爆炸荷载下的响应进行数值分析,进行了变形和钢筋应力两方面的对比,得出了这种新型结构在抗力、变形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说明该结构在抗爆炸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