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当今世界还远没有铸剑为犁之时,战争准备一刻也不能放松,这其中的战斗精神准备,便是战争准备的首要一备,也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美军在总结近期几场高技术战争时反复强调:“士兵和指挥人员的本领、勇气、性格、坚持力、创造性及意志力等精神因素总是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2.
农业、农村、农民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以井冈山为代表的农村根据地孕育了中国革命;以延安为代表的农村“特区”发展了中国革命;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赢得了中国革命。如果中国革命不以农村为根据地,不以农业为生存依托,不以农民为基本力量,我们就没有今天所拥有的一切。这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城里人”都永远不能忘记的。  相似文献   
53.
强国强军决定性因素在人才,最紧缺战略资源也是人才。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推进,国防生干部作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来源,转型建设和打赢先锋的生力军作用愈发明显。党委机关务必着眼部队建设发展需要和国防生干部特点,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把国防生干部队伍打造成能够引领部队发展、堪当强军重任的人才方阵。  相似文献   
54.
冯敬 《国防》2011,(7):38
人才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造就适应信息化建设任务、胜任未来作战需求的综合性新型军事人才群体,必须充分运用地方高校资源、建立军地联合人才培养体系。军地院校联合培养的高素质技术  相似文献   
55.
在利益与道义相交织的南海上,冲突不仅仅存在于周边的当事国,来自区域之外的势力对这一地区的插手,往往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南海地区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特别是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的发展以及南海各国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通道。  相似文献   
56.
战争历史反复证明,军事技术是影响战争形态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理论的推动下,战争形态正在悄无声息地向“无人”、“无声”、“无形”的“三无战争”演变。  相似文献   
57.
任昭兵  唐凯 《国防》2013,(4):47-48
当前,我军对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认识正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系作战条件下武装力量动员的发展方向也随之成为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尽管处在战争形态转型的阶段,要想具体地描绘出体系作战中武装力量动员的形态有较大难度,但若沿着武装力量动员历史发展的逻辑轨迹,以其中起牵引、推动和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因素为依据,仍可大致勾画出未来一个时期武装力量动员的可能形态。  相似文献   
58.
“基于效果作战”是美军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美军联合部队司令部在2001年公布的《快速决定性作战》白皮书中,将“基于效果作战”确立为“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的关键概念之一。  相似文献   
59.
张坚 《国防科技》2004,(6):71-73
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反映出以美军为首的西方国家军队作战方式的变化,而体现这种变化的指导思想就是“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它同时也是新军事变革的阶段性理论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军“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的历史沿革,对于充分理解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的本质,把握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不无裨益。一、1998年以前的理论探索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针对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后几场局部战争,美军就开始了新一轮军事变革的探索,快速和决定性作战理论就一直是研究的主要目标,并产生了一系列过渡性的理论成果。美陆军198…  相似文献   
60.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战线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此,本刊特地发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署名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