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乔良 《环球军事》2011,(8):12-17
美国并不酷爱战争,但美国需要战争。冷战结束后的20年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连打过5场对外战争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地球人不懂,恐怕美国人民也不懂,因为这5场战争,发生在4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开战的理由也都冠冕堂皇,谁会把它们与一张轻飘飘的绿纸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2.
在和平时期,国际上的情报较量一点也不比冷战时期平静。即使是多年的旧案也会在一朝之间浮出水面。2009年,俄罗斯就曾将一桩11年前的间谍案搬了出来,并且对主犯进行了审判。那个在新时期扮演着“战争之王”角色的塞尔维亚人亚历山大·格奥尔基耶维奇获得了8年监禁的刑罚。这一切告诉人们,谍海无小事,入行须谨慎。  相似文献   
143.
正民  郑大壮 《环球军事》2012,(16):48-49
苏联于1957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那时到现在的50多年间,航天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共发射了航天器近6000颗,其中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以及美国占发射总数的绝大部分。在这些航天器中,军用卫星占到卫星总数的2/3,它们在军事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冷战期间,苏联以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后盾,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在太空相抗衡的超级大国。由于苏联及俄罗斯军方对其军用卫星、特别是成像侦察卫星的部署、使用及近年来的研发情况一直进行严格保密,致使外界对其了解甚少。这篇文章对人们窥斑见豹,可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4.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在“9·11”事件之后,国际联合军事演习呈现出种类繁多、参演国增加、演习地域日趋扩大等趋势。如果说过去的联合军事演习是集团之间的结盟对抗,那么现代联合军事演习则是不同国家为了各自利益而进行的战略协调与制衡。结盟国家之间举行联合军事演  相似文献   
145.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2000多年前,中国军事思想家孙子的一句名言成为描述20世纪现代战争特点的准确预言。二战之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航空工业成为任何一个希冀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的国家,在打造自己综合国力时不得不进行角逐的制高点。在这场角逐中,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一方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一方各自走出了一条大相径庭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深思。前苏联走的是一条相对封闭的纯军事工业的道路,从而走向衰落;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丝毫不放松对航空军事武器研发的同时,积极地让航空飞行器大规模进入民用市场,并与整个经济体系相辅相成,从而构建起一个军民结合、良性互动的航空科技工业发展模式,在市场运作中日趋成熟,甚至一度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一个越做越强,一个越做越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6.
雪剑 《国防科技》2004,(12):92-93
1968年5月的一天,美国“天蝎号”核动力攻击潜艇在大西洋突然神秘失踪,关于其失踪原因30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时,美国《知情者》报曝出内幕,揭开了这艘“巨无霸”神秘遇难之谜。“天蝎号”核潜艇的最后之旅是在1968年5月17日。当天夜半时分,“天蝎号”狭小的无线电发报室里,电传打字机急速打出一份加急绝密电报,内容是大西洋潜艇部队司令阿诺德·斯科德少将给“天蝎号”艇长和秘密情报小组下达的命令:在距离非洲东海岸2400公里外的加那利群岛附近发现一支神秘舰队,要求“天蝎号”立即改变航向,以最快速度赶赴该地域对…  相似文献   
147.
冷战后,在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变的背景下,美国对其战略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对其所处的安全环境进行了多次认真地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和发展。从总体上说,冷战后的美国军事战略更具有进攻性,其发展变化将会对未来军事竞争的态势和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8.
冷战后美国战争动员的演变(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羽 《国防》2005,(8):74-77
1991财年到1998财年,美三军总兵力从198.5万人逐步12年调整——美国战争动员急转弯减少到140.7万人,削减幅度为29.1%。与此同时,后备役部队的数量也在大幅度减少,一类后备役中的编组后如果要问,海湾战争对于美国人最大的军事心得是备役部队从1991年的115.3万人削减到1998年的88.1什么,那便是看到了高技术武器装备前所未有的破坏万人。国防工业则从1993年到1996年进行了为期4年力。美国人感到:由信息化带来的武器破坏力,虽然不像的“国防工业基础重组”。重组前,美国有国营的军工企核武器那样具有瞬间就能毁灭一切的能力,但却能够像业146家,…  相似文献   
149.
监控的“理由”全世界目前共有12.1万艘商船,每年大约有900万艘远洋集装箱货船要在美国各港口靠岸和卸货。美海军和政府官员担心远洋集装箱货船会成为恐怖分子向美国发动袭击的平台。因此,美海军和政府其它机构决心像冷战期间美对苏联所有潜艇进行监控那样,对世界上所有的12.1万艘商船进行精确的定位、识别和跟踪。  相似文献   
150.
濒海作战中快速攻击艇、巡逻艇确有用武之地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世界各海洋强国纷纷大规模裁减海上编队的舰艇数量,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近海作战的快速攻击艇,这其中包括火炮巡逻艇、鱼雷快艇和导弹快艇等。当时西方国家海军认为随着华约的解体,不再会有敌对国家的舰艇开到他们的近海来威胁自己,来自濒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