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为探索既有明确物理意义又有良好实用性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利用Wigner-Ville时频分布(WVD)对结构自由振动响应进行解析,建立了WVD时频幅值与结构模态参数的函数关系,提出利用测点WVD时频幅值曲率来识别损伤。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初始激励易于实施,且不需要模态参数识别,提高了损伤识别精度。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识别出结构单个或多个损伤位置,且数据易于获得,处理简便。  相似文献   
72.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概念及其分类,对电压稳定性的静、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最后综合运用连续潮流法、模态分析法、分岔理论以及时域仿真法对WSCC9节点系统进行了电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方法能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分析的结果是有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73.
《国防科技工业》2010,(11):52-53
新世纪以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国际船市兴旺的有利时机,积极攻克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企业的各种困难,造船主业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4.
杂波相消是运用DPCA方法进行地面动目标检测的一个关键问题,如果能将两幅图像精确配准将会得到很好的杂波相消图.基于傅氏变换及最大频谱法,采用了一种新的配准方法对真实的机载SAR图像进行了粗配准与精配准,得到了较好的杂波相消图,并有效准确地检测出地面动目标.  相似文献   
75.
以提高高频雷达分辨力和抗干扰能力为目的,利用准随机跳频原理与互补P4码设计出脉内互补P4码调相脉间准随机跳频雷达信号,给出了该信号的参数设计原则、模糊相关特性及距离速度信息提取方法.仿真结果证明,该信号与传统高频雷达信号相比,具有多普勒容限更大、分辨力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76.
双层柱壳的流固耦合模态计算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结构有限元和内域流体有限元的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对球壳及其内域流体进行有限元离散计算,并将计算所得的模态振动频率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采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对加筋双层圆柱壳进行了流固耦合的复特征值分析,并求解了其固有频率和振型.试验分别对双层柱壳充水和不充水情况下模态和模态频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证实了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7.
超空泡水下航行体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超空泡水下航行体的固有特性,计算了自由边界条件下超空泡航行体的振动特性,求出了固有频率和模态,并选取对其结构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四类模态,即梁弯曲模态、呼吸模态、径向模态和轴向弯曲模态绘制了三维模态图.研究表明,超空泡水下航行体无阻尼自由振动的首阶模态为梁弯曲模态;呼吸模态发生的初始频率较高;径向模态发生的初始频率较低;轴向弯曲模态发生的频率比较集中,变形较为复杂.所得结果为今后开展进一步的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78.
采用热重-差热(TG-DTA)、红外(IR)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聚碳硅烷(PCS)的裂解及化学转化过程,从理论上验证了先驱体聚碳硅烷(PCS)600℃裂解产物的准陶瓷特性.先驱体聚碳硅烷在600℃呈现一种半有机、半无机状态,其产物具有准陶瓷的特征,在大约750℃出现无机化转变高峰,固称其为准陶瓷.以碳布、准三维编织体、三维编织体为增强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在600℃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f/SiC)准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以三维编织体增强的准陶瓷Cf/SiC复合材料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构、性能,所制备3D-Cf/SiC复合材料密度仅有1.27g/cm3,弯曲强度达到193.69MPa,室温拉伸强度为197.69MPa,600℃拉伸强度为167.33MPa.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分析表明,在低温600℃制备的准陶瓷Cf/SiC复合材料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79.
采用单点激振多输出(SIMO)试验模态法(EMA)对某型军用运输车车架底板及其连接部分进行动态特性试验,提取相关参数和特征向量,并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和各阶振型分析,试验结果与实际振动情况基本吻合。与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对比,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0.
一等奖(3名):潘克刚,胡均权,吴恒,张邦宁.准混沌差分跳频转移函数研究与实现(2—5);谢贵武,杨继红,陈亮,肖勇,闵刚.一种新的变速率语音编码算法(4—1);周尧,蔡跃明,潘成康.一种新的基于 V-MIMO 技术的包冲突解析方案(3—6)二等奖(6名):李玉建,王金龙,吴启晖.一种频域均衡与干扰抑制联合的算法研究(1—5);张杭,孟艳,陈乾,宋端.基于遗传算法的通信卫星频谱资源运用研究(3—1);孙卓,岳振军,宋巍.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