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2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7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介绍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联合卡尔曼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于舰船INS/GPS/Loran-c组合导航系统中.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卡尔曼滤波器的设计合理,算法具有全局最优性,能够提高系统的导航精度和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162.
B61-11型穿地核炸弹是由美国防部提出军事需求,能源研究开发的一种精确制导的小当量的战术或战略核武器,用于摧毁坚固地下目标,美国于1995年正式开始在B61-7战术和战略核炸弹的基础上发展了B61-11穿地核炸弹,并于1997年装备部队,俄罗斯了在研究和发展类似核武器。B61-11穿地核爆炸是一种未经核试验的新的爆炸方式,核弹头钻到地下3-6m深后发生核爆炸,其核爆效应现象等,对地下目标的破坏效果以及核爆监测方法比较接近于触地核爆炸。  相似文献   
163.
在新型防化装备配发部队的同时,提出与之相配套的战场抢修检修系统并进行研究,对其配备的必要性、技术性能、可操作性和部队需求进行了论证,目的是保主装备的良好状态,使之及时形成战斗力,发挥武器装备的技术效能,按时完成作战任务,以核监测装备为例进行战场抢修检修系统的研究,供其它装备参考。  相似文献   
164.
大规模代谢网络分解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大规模分子相互作用数据的不断涌现,生物学网络方面的研究正日益得到重视.代谢网络处于生物体的功能执行阶段,其结构组成方式不仅反映了生物体的功能构成,也直接影响代谢工程中的途径分析和研究.作为代谢网络研究的重要环节,实现网络的合理分解不仅对于基因组范围内分子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代谢工程的途径分析和优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之一.在回顾代谢网络宏观结构和拓扑特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分解方法的深入分析,指出缺乏合理且有针对性的模型评估准则是目前网络分解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今后的研究趋势在于如何整合更多的信息和发展更先进的分析方法,建立更合理的模型,并进一步拓展网络分解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5.
对空中目标类型识别是海上编队对空防御的基础和决策依据,传统的识别方法多以目标物理特征为依据而忽略了对目标战术特征的考虑,本文对空中目标类型进行了归类,根据D-S证据推理相关理论,建立了融合目标战术特征和物理特征的目标类型识别模型,该模型可以为海上编队防空指挥自动化决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6.
超低照度下(环境照度小于2×10~(-3)lux)微光图像具有低信噪比、低对比度等特点,使目标难以辨识,严重影响观察效果。为了提高超低照度下微光图像质量,设计了一种用于微光图像增强的卷积自编码深度神经网络,并针对传统的均方误差损失函数不符合人类视觉感知特性等问题,结合现有的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研究了包括感知损失在内的几种损失函数,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微分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网络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所提损失函数具有更好的性能,在提高微光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度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增强图像内部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67.
王磊  苏金波 《国防科技》2018,39(3):096-099,113
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专用性资产的存在,导致民企参军的谈判过程中,一方可能利用另一方因专用性资产投资的锁定效应,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将另一方套牢,攫取可占用专用性准租金。这种套牢风险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双向套牢风险的存在不仅会降低军品科研生产项目建设质量,而且还会严重挫伤民营企业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积极性。为有效防范双向套牢风险,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建立民营企业与军队采办部门的期望收益与专用性资产投资的函数关系和博弈矩阵,分阶段讨论民营企业与军队采办部门所面临的套牢风险大小及各自的最佳行为选择。以降低民企参军面临的套牢风险,引导更多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与维修领域,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68.
杜人淮  曹超 《国防科技》2018,39(2):047-057
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构成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交汇点。创新人才是战略资源,军民融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全新路径。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包括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主体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客体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方案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资源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制度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考评系统,在系统构建过程中需加大统筹协调、投入保障、政策倾斜、法治保障、合理使用力度,注重体系推进。  相似文献   
169.
王海涛  师玉朋 《国防科技》2018,39(2):026-031
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及范畴不明确一直是困扰决策部门和研究部门的问题,影响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本文在梳理总结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及范畴的研究现状以及政府文件表述的基础上,认为军民融合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定义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并非易事,但出于当前工作要求,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整合力量,加强研究,尽快明确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和范畴,构建科学合理的军民融合产业统计体系。  相似文献   
170.
汤薪玉  黄朝峰 《国防科技》2018,39(6):072-077
冷战结束后,欧美多数军工企业在军转民的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壮大企业规模并寻求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军工企业不再是封闭独立的单一军品生产基地,而是顺时应势逐步实现军品和民品同步多元化发展的战略转型。通过分析我国军工企业军转民的历史进程与国际经验,结合多元化战略的特点,考察军工企业在军转民过程中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动因,构建军工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函数。本文认为,军工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应考虑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军转民过程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一环,会促使军工企业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也会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