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美军M1系列坦克是世界著名的坦克家族之一。M1A2主战坦克代表着当今世界坦克的最先进技术。目前美军开始执行M1A2“改进计划”,旨在完成从M1A1到M1A3系统的过渡。本文介绍了M1A2“改进计划”的主要内容、未来10 ̄15年的长远规划,以及改进后的M1A3所具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22.
负担得起的PAC-3系统改进方法,是以创新、联合和现有工业和政府资产集为一体为基础进行的。在首次导弹飞行之前,通过和地分散的仿真、半实物仿真和试验设施的网络系统一体化集成使用,对PAC-3导弹设计和性能进行分析和校验。这个过程一开始就对导弹阁部件进行进彻底地、严格的测试,然后继续使用一体化集成仿真方法来校验与预测爱国者PAC-3系统改进的性能。这个过程一直是延续到系统级,最终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  相似文献   
23.
24.
25.
坦克会战中动态武器—目标分配问题求解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态武器-目标分配(DWTA)是坦克会战中取得战斗胜利的关键.建立了坦克战中DWTA模型,并提出了它的一种简单求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求解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
针对以常规母联开关互联的交流电网线路变压器容量无法合理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依靠由背靠背电压源变流器组成的新型大功率柔性互联装置实现两侧交流电网有功功率互济的协调控制方法。介绍了新型柔性互联装置的拓扑结构与基本的控制原理,为实现两侧线路变压器容量合理的目标制定了一种生成有功功率参考的方法,并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一套仿真算例,对新型柔性互联装置的基本控制与所提出的有功互济的协调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柔性互联装置采用所提方法时能够实现两侧交流线路的有功功率互济,解决了线路变压器容量无法合理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袁俊 《国防科技》2007,(3):33-36
本文在综述目前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的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8.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曾经是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海上强国,它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余年里雄居世界第三,仅居美英之后.战后,日本的海上力量经历了短暂的沉寂后又卷土重来,吸取了二战中海战失利的教训,在建造各种水面舰艇的同时大力营建潜艇部队.  相似文献   
29.
基于匈牙利算法求解的火力分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匈牙利算法是求解指派问题的一个很好的算法,但一般情况下,火力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不具备指派问题的模型形式.针对目标函数是线性或非线性的一类火力分配问题,提出了虚拟火力单位或目标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能够用匈牙利算法求解的指派问题,该方法简单、易于计算,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预备役师团第一政委担负着指导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的职责,他们有没有履职尽责关系到预备役部队打赢能力的问题。兼任云南预备役师团第一政委的每一名地方党政领导,都甘当国防事业的砌砖人,在基础设施建设、训练改革、信息化建设等多项工作中倾注热情、浇灌心血、获得硕果,赢得总部和军区的表彰。特刊发一组该师团第一政委的群体事迹,旨在褒扬和提倡他们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