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马振华 《政工学刊》2007,(11):47-48
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才问题是影响我军现代化建设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只有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把加强人才建设作为部队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载体,积极创新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举措,努力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素质优良、  相似文献   
992.
军事经济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技术局部战争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军事经济发展的需要。军事经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抓住重点,循序渐进,扎实推进。当前,我们应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抓住机遇,着力在军事经济体制、军事高科技、军事经济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我海军陆续装备了新型舰艇等一大批新装备,这些高精尖武备新技术密集,已由过去的单一机械系统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994.
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加强素质教育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以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适应社会和未来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实现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根本途径是通过教学改革,指导学生完成“五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995.
21世纪中国消防教育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消防教育在21世纪发展特征的预测,研究了21世纪消防人才培养目标与各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进而提出了深化消防教育改革的观点和主张,对促进我国消防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第十五个教师节.首先,我代表杨司令、徐政委和武警部队党委、机关向工程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获得军队重大科技贡献奖的徐孝达教授及受表彰的优秀教师表示热烈祝贺!并借此机会,向辛勤耕耘在武警部队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职员工致以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997.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不同的经济时代,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需要不同素质水平的人才来适应、来创造。与此同时,人才培养也经过了专才、通才、复合型人才的“倒梯型”发展模式。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一种新的包含知识的广度、专业的深度、综合能力强度、道德修养高度和身心素质健康程度在内的“立体式”人才素质结构应运而生。根据人才发展规律,“立体式”军事后勤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培养与选拔“立体式”后勤人才的措施,对实现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军事战略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8.
999.
未来军事斗争仍然是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重要手段;军事斗争围绕的焦点是国家利益;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人才成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政治素质是跨世纪军事人才的首要素质,军事院校必须把学员政治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000.
跨世纪的国防科技情报工作应始终不渝地坚持搞好三项服务,即为管理决策科学化、为科研设计和产品试制服务。大力加强三项基础业务建设,即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情报手段现代化建设。加速国防科技情报结构调整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加强科学化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具有敬业精神和重大发展潜力的国防科技情报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