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2.
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掀开了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当前,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六大精神,特别要在联系实际抓落实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4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深刻揭示了我们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内涵,而且指明了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务必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4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建工作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战略回应和积极对策,也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行动指南.全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切实宣传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政治上保持高度警觉,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6.
科索沃战争呈现出高技术条件下不对称战争的诸多特点。获取长远经济利益是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的深层原因,经济实力从根本上制约了战争的进程与结局,具有高技术优势的美国获得巨额战争红利,处于非对称劣势的南联盟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战争给我们留下深刻启示: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尽快掌握能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  相似文献   
47.
文章在对利益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完善我国军品出口实践,必须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充分反映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两种要求并正确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尽快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军品出口法规,积极拓展军贸销售渠道,提高出口军品的技术档次。要以产权为纽带,组建出口型军工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48.
美国战争利益追求表现为始自于对土地的渴望、终结于对权力角逐的发展轨迹。引致这种战争利益渴望转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管理成本收益变化规律,即一个国家的国土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一旦管理成本超过了国土规模所带来的收益时,国土规模的无限扩大便失去了应有的经济学含义。追求国家适度规模即国民经济产出最优时的疆域面积应是国家的最佳国土规模。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美国战争利益的渴望不再有疆域扩张的冲动,而表现为对市场、权力和战略资源分配控制权的争夺。这种对权力的追逐并非表明美国战争及其战略好斗性和进攻性的减弱,而是国家国土适度规模效应作用的必然结果。美国战争的经济性特征及其规律就深藏在这种刚性的成本约束之中。  相似文献   
49.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增多,国家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交织叠加,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也日益加重。由于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具有突发性强、时间紧、节奏快、任务重等特点,这对军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与军队职能要求相适应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津贴制度,是...  相似文献   
5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课题,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将经济利益关系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提出通过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