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在明确了命中精度的新定义之后,分析了命中精度的所属分布,验前信息的应用原则,以及验前信,包的来源和要求,论述了命中精度的仿真及其应用方法,并提出了命中精度验前信息的综合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曾经是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海上强国,它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余年里雄居世界第三,仅居美英之后.战后,日本的海上力量经历了短暂的沉寂后又卷土重来,吸取了二战中海战失利的教训,在建造各种水面舰艇的同时大力营建潜艇部队.  相似文献   
4.
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省台州市以特有的胆量和气魄,催生和促进了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台州市积极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依托民营企业的人才、科技、装备和信息优势,深化调整城市民兵改革,形成了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结构科学、机制完善的城市民兵建设新格局,有效提高了民兵参战支前和维护稳定能力。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是一个单一的封闭式的军品科研生产基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061基地打开了封闭的大门,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军民品生产长足发展,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潜射弹道导弹出水姿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潜艇深度、纵倾角、横倾角、海面风速、海面波长、平均波高等因素对潜射导弹的偏航角、俯仰角、滚动角、偏航角速度、俯仰角速度、滚动角速度的影响。由于实验数据比较分散,不适合神经网络的训练,所以首先对实验数据模糊化,并用以对神经网络的训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分析了潜艇单因素变化的导弹出水姿态。  相似文献   
7.
对二维喷管构型的四支板超声速引射器进行冷流试验,分析启动、负载匹配方面的性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启动特性方面,四支板超声速引射系统的盲腔压力低于3 kPa,引射器入口腔压的迟滞压力比启动压力低15.9%。负载匹配特性方面,四支板引射器在小引射系数、大增压比状态下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当引射系数为0.04时,增压比为11.21;当引射系数为0.10时,增压比为7.0。因此,二维喷管构型的多支板超声速引射器具有良好的启动、负载匹配性能,工程应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水流速度对潜射导弹出筒过程的影响,基于混合多相流模型、Singhal空化模型和导弹动网格技术对不同流速下导弹弹射出筒过程流场进行数值计算,获得了考虑肩部空化现象的导弹出筒多相物理现象和发射装置载荷。结果表明,流速带来了流场的不对称;随着流速的增加,迎流面空泡长度减小,背流面空泡长度增加;导弹迎流面壁面压强大于背流面压强,从而形成侧向力,弹体在水流方向发生偏转。研究结果对于水下发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雷达弱小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和无迹粒子滤波的检测前跟踪算法。该算法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生成粒子滤波的重要性密度函数,提高了粒子的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将支持向量机引入到粒子重采样步骤中,通过构建状态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来获得多样性的新粒子,有效解决了粒子贫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目标的检测概率和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导弹发射时头部的压强环境,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导弹发射时同心筒内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建立前盖不加装凸台结构的计算模型,分析发射过程中导弹头部的压强环境,并把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然后建立前盖加装凸台结构的计算模型,并改变凸台结构的直径、高度和截面形状,研究这些参数对导弹头部压强环境的影响,发现前盖加装凸台结构能明显减弱导弹头部顶端的压强集中现象,通过优化凸台结构的直径、高度和截面形状,可以最大化减小导弹头部的压强峰值,为后续导弹头部压强环境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