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针对水下距离选通激光图像光学相关识别技术的应用,研究了引起图像畸变从而导致光学相关识别相关峰输出效率降低的若干因素,并通过实验的方法采集了不同系统参数设置下的激光成像图片,然后采用相位匹配的方法对图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应用PCE、Disc等指标联合评价输出的相关峰质量,从而衡量各因素所引起的成像畸变对光学相关识别性能的影响程度.MATLAB软件仿真结果证明:激光单脉冲能量、ICCD增益、成像距离等因素变化均会引起图像相位特征畸变,导致相关识别鉴别率降低.该结果可为建立水下距离选通成像系统控制模型和设计匹配滤波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雷达目标检测中,弱小目标雷达截面积小,目标角闪烁以及目标受噪声和杂波影响比较大,基于序列检测的检测前跟踪算法是在MIMO雷达信号一般似然比检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能够克服强杂波噪声对信号检测的影响,在低信号杂波比的情况下滤除杂波点,实现了对弱小目标的检测。仿真实验证明,在虚警概率相同的条件下,算法的性能优于似然比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前向信息修补算法可以对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缺失数据进行预测,该算法只适用于所有观测节点是相互独立的网络,却不能处理观测节点有依赖关系网络的缺失数据。针对该算法的这一缺陷,提出了改进的前向信息修补算法,在分析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缺失数据具有二种基本形式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每种形式的相应预测公式。继而构建了用于识别威胁源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模型。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的前向信息修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我是1983年6月大学毕业,我们那一届是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的第三届大学毕业生。在那个年代,我们真可谓是"天之骄子",走到哪都是"香饽饽"。记得当时不少同学都选择出国留学,也有好多人选择去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唯独我因打小就有当兵的军人情结,总希望有一天能够身穿戎装、报效祖国。临毕业前不久,大学校园里突然出现了几个身穿军装的人,一打听才知道从我们毕业的那一年起,部队要开始实施从地方大学生毕  相似文献   
15.
笑脸     
《解放军生活》2012,(10):48-49
1.我叫解小东,是第二炮兵某训练团上等兵,天生笑脸,战友都叫我"微笑哥"。我们班里来了个新战友,他入伍前是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大三的学生,这是他给我画的素描,把我的笑容定格下来。伊英杰程伟平/摄  相似文献   
16.
目标定位和跟踪的卡尔曼滤波加 BP 神经网络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分析了卡尔曼滤波应用于单目标定位与跟踪时需要校正的因素,接着用具有反向传播(BP)学习算法的前向网络,建立校正原理和校正网络体系结构,最后分别给出了它对第1类和第2类火控系统应用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交织编码的原理,指出采用纠错码与交织编码相结合的信道编码方案可以有效地克服卫星信道中的长突发错误,提高通信质量。同时结合某型设备,利用FPGA技术完成了交织编码器的电路设计与器件实现。  相似文献   
18.
回音壁     
《兵团建设》2007,(4):44-44
编辑您好我是一名兵团职工,春节前领到了税费改革补助金,我非常高兴。我想问问税费改革补助金为什么要在2006年进行直补呢?以后还补吗?  相似文献   
19.
吕志英 《军事史林》2007,(12):23-30
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说:“没有1937年,就可能没有1941年。”这是在俄罗斯乃至国际史学界颇有影响的一个观点。众多研究人员苦苦寻觅着1937年“图哈切夫斯基案件”与1941德国入侵苏联及卫国战争初期失利的内在联系。 从1937年6月12日图哈切夫斯基等8名将领以“叛国、间谍罪”惨遭枪决至今已经整整70年。该案件获得平反也几近半个世纪。但这个人称二战前苏军的最大悲剧的成因,却始终仁智互见并存在未解之谜。当站在情报制高点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给予战略思考和现代观照的时候,不难看出:这场由纳粹老牌间谍们炮制,在最高当局之间进行的战略情报战,不仅是人的命运层面上振聋发聩的人生教科书,而且是信息化战争和政权建设中永远不该忽视的典型战例。  相似文献   
20.
结合炮射导弹的性能特点 ,研究分析了传统的飞行可靠性试验法的不足 ,提出了炮射导弹飞行可靠性试验的寿命型定时截尾指数分布新方法 ,该方法的应用使试验的方法更为可行 ,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