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合成孔径雷达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合成孔径雷达实施有效的电子防护,使之具有降低(消除)非人为电磁干扰和人为电磁干扰的能力,是保证合成孔径雷达发挥正常性能的重要条件之一。对非人为电磁干扰抑制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将干扰抑制分为参数化方法和非参数化方法,分别讨论了参数化抑制方法中的干扰建模、参数估计以及非参数化抑制方法的两种主要技术途径,分析了干扰抑制效果的评估方法。最后根据实践和经验提出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抑制的几项建议,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3.
外军的化学武器防护装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武器防护(简称防化)技术和装备是随着化学战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化学武器的发展而发展的。近几年,为适应未来可能发生的核生化战争,外军很重视个人防护器材防毒性能、生理性能和使用性能的提高。这些器材不仅能防护各种已知毒剂,而且还能适应化学战环境下的作战同时对用于战车、军舰和飞机的集体防护装备研究也非常重视,即使是深埋地下的指挥控制中心也安装有集体防护装置。  相似文献   
104.
坦克装甲车辆隐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20日,美英发动了准备已久的“打伊倒萨“战争,其中坦克装甲车辆再次成为美英对伊地面进攻的“主角”。坦克装甲车辆是一种集“防护”与“攻击”于一身的机动性武备,其中,高强度的“防护”性是该种武备区别于其它武备的最重要的特征。从坦克诞生起,其设计者就开始关注坦克装甲车辆的防护问  相似文献   
105.
中国     
《国防科技》2003,(9):84-84
  相似文献   
106.
新型聚合物水泥砂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地下坑道、海港码头及建筑工程的防腐、防水、防盐碱等防护问题,通过对成品乳液进行改性,使乳液在水泥中极易分散,能有效地使聚合物与水泥水化产物及砂、石形成有机整体。以此保证聚合物水泥砂浆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及粘结强度。其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7.
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军用标准体系,确保军用标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配套合理、结构科学,使其充分发挥最佳效应,是标准化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从防化装备军用标准体系的现状入手,着重探讨了防化装备军用标准体系的原则、任务、特点及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论述了纳米科技在人类发展史中的划时代意义和纳米材料在纳米科技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纳米微粒的基本介观物理现象以及纳米半导体、纳米氧化物、碳纳米管等几种典型的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独特物化性能,以及它们在防化以至国防领域中表现出的潜在的研究价值和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新型1064激光防护染料的合成及其近红外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间氨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两个3-甲基-7-二烷氨基-1,4-氧氮杂萘-2-酮化合物,并将其与方酸缩合得到了两种氧氮杂环方酸菁近红外吸收染料.初步研究了染料的近红外吸收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都在1064nm左右,且强度很大,而在可见光区无明显吸收,可望应用于该波段的激光防护.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当今化学防护技术发展及外军装备现状的初步分析,结合我军化学防护装备科研的实际情况,在明确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的基础上,对化学防护学科专业建设、科研项目设置、人才队伍培养、实验室布局等方面的规划和发展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