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磁致伸缩材料的伸缩性能进行了测试.用磁致伸缩材料设计主动振动控制作动器,解决了作动器的发热问题,设计了偏磁场和可控的交变磁场及相应的电场.校验证明,所研制的作动器具有频响范围广、作用力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42.
本文发展了Lindberg、Duffey等人的思想,考虑不对称冲击下圆柱壳的塑性动力屈曲问题,旨在研究内凹变形与屈曲的关系。用能量法导出了不对称基本变形的微分方程,近似地将之与对称情形下屈曲扰动控制方程联合,构成一个初值问题,然后进行数值求解。考虑了壳厚变化,放弃了屈曲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的假定(对称情形中采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很好地解释了高速冲击时倒塌模式上无屈曲波形,屈曲波形遍布加载范围内且并不明显减弱,局部冲击临界速度高于对称情况形下临界速度等许多实验与已有的分析结果,从而明确了屈曲在塑性动响应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3.
本文采用较为先进的实验技术——高应变率下材料的分段式Hopkinson拉杆实验(分段式—维杆拉伸实验)研究了“921A”钢在高应变速率情况下的动态屈服性能,获得了很有理论和实用价值的应变率ε—功屈服应力σ_d变化曲线。同时本文简要介绍了分段式Hopkinson拉杆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4.
为进一步得到在尾流冲浪中的减阻、节油等效益,提出了一种尾流冲浪中后机获取升力的计算方法,对节油率进行分析。采取数值模拟的方法,选取A330-200机型作为前机和后机,以其适用巡航速度在高空飞行作为背景,模拟了其尾涡的环量、半径以及其产生的下沉运动。根据尾流的耗散规律从2 000~4 500 m范围中选取了6组前后机纵向间隔,参照不同的后机距涡核的相对位置进行了滚转力矩分析,根据诱导速度等效转化为后机均匀获取的诱导升力,分析评估出合理的后机冲浪位置,得出较高的节油率为12.28%。  相似文献   
45.
运用Etkin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将谐波平衡法应用于复杂外形动导数辨识。计算结果表明:谐波平衡法和时域方法的动导数辨识结果一致,与实验值吻合,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和谐波平衡法的可靠性。采用谐波平衡法对类X-51高超声速机体/推进一体化飞行器WR-A进行动导数辨识,并与时域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考察了该方法在复杂外形下数值模拟非定常流动和动导数辨识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对于WR-A这种复杂外形飞行器,谐波平衡法也能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46.
针对突风对扑翼飞行器气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前向、侧向和竖直方向突风中扑翼的气动功耗和效率变化研究。首先基于简化的生物翅几何和运动模型,构建了不同方向、强度的突风模型。之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获得了突风方向及强度对扑翼气动力、功耗及效率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突风强度范围内,前向突风引起的扑翼瞬时气动功耗增幅可达33%,但突风对扑翼平均气动功耗和效率的影响不大;从翼根到翼尖的侧向突风相比反方向的侧向突风所引起的气动功耗增加和气动效率降低更加明显;向下的突风尽管能够降低扑翼的气动功耗,但也同时降低了扑翼的气动效率。此外,突风对扑翼平均气动功耗的影响可以用与突风方向相同、大小等于突风平均速度的定常来流进行模拟,它们对扑翼平均气动功耗的影响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47.
48.
从分子动理论出发,建立理想气体绝热过程的微观模型,用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导出其过程方程.  相似文献   
49.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A)有应变大、能量密度高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在主动隔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其自身材料的磁滞非线性导致其位移控制精度大大降低.为提高其控制精度,方便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提出一种前馈逆补偿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位移追踪控制策略.首先,采用自由能磁滞模型表示GMA的磁滞非线性特性;然后,通过变步长的LMS自...  相似文献   
50.
一触即发     
用心感受用镜头记录……QIANGJUNSHIJIE海上导弹实射,作战指挥室内空气凝结,实战一触即发。画面静中有动,让人身临其境,静止的机器和各司其职、紧张有序操作系统的舰员形成对比。画面主次得当:恰当使用光圈对人物进行虚实处理,使指挥员主体形象更加清晰突出,面部表情刻画更加生动深入,凸显了其在实战指挥中的重要性。在构图和用光上:采用了三分法,把主角置在黄金分割线上,同时,避开仪器仪表的正面,以达到保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