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曹亮 《国防》2016,(12):36-37
舆论动员是战争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对舆论进行引导与动员,也包括对舆论动员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的动员.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舆论动员较之过去表现出许多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2.
李勇 《国防》2016,(12):19-23
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省军区系统职能定位更加清楚明晰,聚焦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已成为专司主营的重心.必须适应经济改革大势,坚持问题导向力求重点突破;落实创新驱动要求,改进方法手段提升质量效益;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严格依法行政推动科学发展;聚合履职内在动力,注重务实抓建促进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153.
谢伏瞻 《国防》2016,(8):4-7
军民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习主席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必须认清形势任务,切实强化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政治责任;抓住关键发力,不断提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质量效益;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构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54.
张羽  郑宁  曲豪彦 《国防》2016,(7):7-11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从宪法、国防动员法以及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研究国家安全动员能力之概念、要义和构建措施,旨在满足国家战略拓展中面临的多种安全需求,为国家和平发展提供具有创新性的动员能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5.
赵峰 《国防》2016,(7):19-21
当前要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防动员深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本文着重分析经济发展的供给侧对国防动员建设带来的影响,结合政府企业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探讨国防动员建设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6.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既是强军之举,又是强国之策.人武部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基层建设的一线指挥部,有着军地衔接的独特优势.必须通过观念创新、结构创新和领域创新,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向新水平.  相似文献   
157.
《中国军转民》2010,(10):22-23
遵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军民融合”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2005]3号文件有关“国家允许社会资本非公经济进入国防建设领域并鼓励军工企业改制”政策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国函[2007]9号、国办发[2008]126号、总装[2009]1号、京金融办[2009]5号等法律和文件规定,以2007年9月启动的“防务产业投资基金”课题研究报告为方案,  相似文献   
158.
针对弹道导弹防御作战时间紧、难度大的问题,提出预先启动联合防御计划作为战前优化预案.采用仿真的方法,建立联合防御计划的主要模型,研究了联合防御计划的生成流程.通过仿真试验,生成防御计划,可以达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作战效能,对发展高效能导弹防御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9.
国防动员行为主体在博弈中是选择行动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主体,是具有某种目的、可以对所拥有资源进行一定处置的行为单元。这些行为主体分别具有独立的思维和目标,掌握着一定的资源,国防动员行为主体的资源具有有限性和复杂性特征,会对国防动员博弈的最终均衡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决定国防动员的立法效率。  相似文献   
160.
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在短期采用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长期利用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并配合采用渐进式变迁与突进式变迁的组合模式。其途径包括健全开放、完善、动态的组织体制和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市场化取向的动员行为,培育融合式发展的微观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