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随队支援干扰是现代空袭作战中重要的电子对抗手段,随队飞行过程中对干扰目标的选择是随队支援干扰飞机作战运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详细分析了随队支援干扰飞机的作战阶段划分及主要作战行动,针对雷达网的探测距离和综合发现概率指标,建立了随队支援干扰下的计算模型,并主要尽可能地降低雷达网的综合发现概率,提出了基于动态规划的干扰目标选择辅助决策模型。最后,以某种作战背景为基础,进行了作战过程仿真和辅助决策结果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求得的结论也支持随队支援干扰飞机其他方面的作战运用研究。  相似文献   
902.
最佳极化发射和接收是增大隐身目标RCS,提高雷达对隐身目标检测概率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目标RCS与雷达发射极化方式内在规律的研究,指出RCS与发射极化方式满足余弦关系,基于该规律提出一种提取最佳极化的新方法。仿真对比了不同发射极化方式下的目标动态RCS,并利用Swerling I检测模型研究最佳极化在雷达检测中的得益。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佳极化收发,隐身目标RCS得益最大可达30 dB,雷达对隐身目标检测概率得益最大可达0.5。仿真结果也证明了该提取最佳极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3.
武器-目标分配(WTA)是防空作战指挥控制决策的核心环节之一.针对传统的多级分配模型效率低、动态性差的不足,通过叠加武器射击周期并增加分配轮次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目标数量多且实时性较强的防空作战场景.针对常用的WTA算法收敛慢、稳定性差的不足,求解过程采用KM算法以适应改进后动态模型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904.
针对传统的基于静态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电池容量有限、节点移动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后验克拉美-罗下界(conditional posterior cramer-rao lower bounds,CPCRLB)的混合WSN的目标跟踪调度算法。该算法引入移动节点来参与目标跟踪,根据目标预测位置对移动节点进行运动控制,同时利用基于CPCRLB的信息效用函数选择静态节点,实现每一时刻目标的动态成簇策略。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学的预测机制,利用分区域管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跟踪精度,减少能量消耗,并能够有效避免目标丢失现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对目标进行跟踪,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相比静态网络节省了大量的能耗。  相似文献   
905.
推导了导轨间磁场均匀分布和非均匀分布两种情况下电感梯度数学计算模型。引入了速度频率来模拟电枢发射过程速度趋肤效应,对导轨二维模型以及三维电磁场模型进行时谐仿真,并将获得的单位长度电感以及电感梯度,分别用于电气仿真系统中电感和电枢推力的计算。电气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和出口速度误差均在2%以内,证明了动态电感梯度分析及参数提取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06.
本文针对航空平台在超低空和超视距飞行过程中,传统的单一的TDMA网络难以满足无盲区通信需求,提出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ad hoc组网技术,通过建立实时邻居信息表、网络拓扑表和动态路由,在工程应用中实现了具有中继功能的地空-空空高速实时无线传输网络,满足了部队通信网络大范围覆盖和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907.
利用12.7 mm穿甲燃烧弹靶试陶瓷基的3种复合装甲板,探讨弹-靶的相互作用,研究陶瓷基复合装甲结构与陶瓷材料的抗弹性能.结果发现:当陶瓷板对弹丸的阻力与弹丸的作用力平衡时,陶瓷板可将弹丸挡在陶瓷板前;Al203陶瓷的抗弹能力优于(SiC+ Si)陶瓷;须约束陶瓷板才能充分发挥其抗弹优势.在分析弹-靶作用的基础上,提出“陶瓷基复合装甲存在陶瓷组元的弹靶临界厚度”概念,当陶瓷厚度大于临界厚度时,陶瓷板能将弹丸挡在陶瓷板前,而陶瓷自身的损害几乎可以忽略;陶瓷材料存在弹靶临界厚度的必要条件是其动态硬度高于弹丸,临界厚度取决于材料动态特性、靶板结构和靶板各组元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908.
采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的加入可有效地改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当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0.7%时,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加人多壁碳纳米管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且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909.
首先以地形环境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综合地形因素、山峰障碍、攻击威胁等为一体的突防网格模型,然后研究建立了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航迹规划系统,使低空飞行器不仅能够回避现有的复杂地形、地貌、障碍和攻击威胁等众多因素,而且能实时接收指控系统的命令,对突然来袭的威胁等作出反应,进而重新规划航迹.经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系统能够完成预定的飞行任务,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10.
在相对运动平台的点对点通信中,天线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跟踪对准是接收高质量通信信号的保证.针对于动态点对点通信中定向天线对准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跟踪法和信号跟踪法的联合天线跟踪控制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通过精度分析和试验得出该方法对准精度高,系统易于实现,能够满足微波通信天线对准工程实现中的快与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