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针对蒙特卡罗法计算复杂机构动作可靠度时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以计算机仿真模型为基础、蒙特卡罗法与支持向量回归机相结合的机构动作可靠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摆弹机构的动作可靠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并根据灵敏度和偏导数的定义,进行了摆弹机构的可靠性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摆弹机构的可靠度为0.990 21,炮弹重心到齿轮轴心的距离对其可靠性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22.
根据飞机的总体设计要求,为其内埋武器舱进行了武器、发射装置和使用维护等方面的设计。主要针对外挂导弹的弹翼过大、通过对舱内武器的弹射行程和弹射范围的研究来确定弹翼的裁剪设计,从而提供外挂导弹为满足布置挂载飞机内埋武器弹舱的改型依据。  相似文献   
223.
空袭作战的快速性、突然性不断增强,现代防空反导系统面临的威胁日益增加,防空反导任务异常艰巨,而我防空武器系统拦截敌空袭目标排序问题又是一个现实、亟待解决的实际难题。结合现代空袭与反空袭的特点,从现有的拦截排序原则出发,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拦截群目标问题进行分析,建立了排序优化模型,给出了拦截决策算法。最后通过示例对算法进行分析,得出算法既符合当前的拦截原则,同时又对当前原则进行了完善与推广,试图为决策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型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24.
基于多传感器特征级融合研究了TBM拦截效果评估的问题。首先分析并选取了拦截效果特征信息,构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拦截效果融合评估模型;之后从模糊化、模糊推理、反模糊3个方面论述了评估模型的实施过程,进行模糊推理时采用一种改进的BP算法完成了推理规则的实现。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改进BP算法的有效性,并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及良好的融合性能。  相似文献   
225.
火控系统大闭环校射的关键技术是弹目偏差的获取和补偿的工程应用,传统的弹目偏差获取往往依赖于相控阵雷达或靶场电影经纬仪交汇,成本非常高。随着各领域技术发展,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实现闭环校射已成为可能。提出了一种采用弹目交汇时刻与实时图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弹目偏差测量,可在很低廉的成本基础上由作战平台独立完成该项功能。该技术具有非常好的效费比,对于未来陆装和舰载武器系统的发展,以及现役高炮防空武器系统的改进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26.
在北京军区,有这样一支拼杀在特殊战场上的部队,天天与"毒魔"交手,与"死神"过招,危险无处不在,死亡如影随形,每场战斗,哪怕稍不留神出现亿分之一的失误,都可能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他们就是担负战区核生化防护技术保障,装备科研、处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以及核生化应急救援等任务的北京军区司令部核生化防护所。近日,记者走进这个被誉为"降魔尖兵"的先进群体,探究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227.
脉冲力的瞬间作用会引起攻角和侧滑角的急剧变化,对末修弹飞行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以线性化运动微分方程组为数学解析手段,对末修弹脉冲作用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数值仿真表明,采用小扰动法分析弹丸脉冲控制弹丸飞行稳定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8.
为了促进防暴动能武器及其弹药有效发挥作用,有必要对其终点效应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以97式18.4 mm动能痛块弹为例,在分析动能弹丸对人体目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实验射击平台,选用明胶模拟靶标,利用高速摄影记录系统,进行了该弹在不同射击距离上的终点效应实验.经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误差修正,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得到该型号动能弹实际有效作用范围是30 m~45 m,较为理想的非致命终点效应值是打击比动能8.2 J/cm2,为该类防暴武器及弹药的科学使用及优化改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29.
研究了地空导弹爆炸时战斗部破片对地面人员附带损伤的问题,选取了破片对人体的杀伤准则,通过分析破片的空中运动特性,对导弹战斗部爆炸时的破片飞散规律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破片散布的数学模型,并在典型的给定计算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地空导弹在不同高度爆炸时,可计算出对地面人员的有效杀伤破片数量、破片杀伤面积和平均密度以及导弹的安全高度.  相似文献   
230.
1月27日.国防部新闻事务局披露.当天.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这是中国第二次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2010年1月11日.中国曾进行过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并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