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鳐鱼级的第4艘“海龙”号于1959年12月5日服役,艇长是乔治·斯尔海军少校。在北极地区,每年冰山与极地的冰分离之后向南方漂流。这些冰山散落在从美国前往北极的途中,其漂流的路线经常发生变化。冰山露出水面以上的高度有时可达100米,  相似文献   
82.
20世纪50年代,核武器和反应堆的出现不但使潜艇摆脱了"只是可下潜的艇"的尴尬境地,还拥有了极大的作战威力。可是苏联军队将核武器作为主力武器,认为"海军不可能是核战争的主力",这一观点让苏联更加忽视海军的建设。然而50年代,以美国航母机动舰队为主的西方海军在苏联周边海域频繁游弋,显示武力,这使苏联军队  相似文献   
83.
剪一片星光     
《解放军生活》2016,(4):14-16
共和国的历史是一片流光溢彩的星空,也许不是每一颗星星都那么引人注目,但无论你熟知与否,这些逝去的英雄都会永远停留在这片灿烂的星空之中,与所有为拯救民族危亡而献身的先烈们一起,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他们是我们的战友,一本杂志无法尽述他们在这几十年的和平中缔造的丹心传奇。从荣耀的无尽星空中,且剪一小片灿烂的星光,供我们一同缅怀。  相似文献   
84.
星间激光通信系统粗精复合扫瞄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星间激光通信系统主要分为捕获、瞄准、跟踪技术,其中捕获技术是星间激光通信系统实现通信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对星间通信捕获阶段信标光的粗瞄捕获原理、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等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出一种粗瞄与精瞄相互结合的螺旋-正弦复合扫瞄的方法。对该方法扫瞄过程中的数值分析表明,相比单一粗瞄扫瞄方式,粗精复合扫瞄方法的扫瞄漏扫区域比单一粗扫瞄漏扫区域小、捕获概率更高、捕获时间短。该方法为星间激光通信扫瞄捕获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扫瞄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论述了星载核爆监测系统的作用:国土防御核爆监测,我军核反击效果评估和全球大气层及空间禁核试检查。文章阐述了核爆炸电磁脉冲、光辐射、X射线和中子、γ辐射产生的原理和信号特征。阐述了星载核爆监测系统探测上述核爆信号、排除主要干扰信号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6.
87.
查春明  牟可双 《军事史林》2010,(3):F0002-F0002,I0001,I0002
2010年元旦前后的祖国北部边疆.气温降到零下40多度.成为全国最寒冷的地方.呵气成霜。驻守在黑龙江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军区边防团官兵,在冬季执勤关键期.采取摩托雪橇巡逻与徒步巡逻相结合,信息化监控与随机潜伏相结合.昼间观察与夜视器材运用相结合的办法.全方位加大边境管控力度。  相似文献   
88.
在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有一支女子民兵班,地们协助部队管边、传播精神文明、关注社会动态、引领群众发家致富、做边防官兵的心理辅导等工作。她们就像迎风斗香的玫瑰,默默而坚强比在祖国的北疆绽放。  相似文献   
89.
不久后的某个夏季,各国军舰云集北极海域,试图在这场边缘政策的游戏中占据有利位置。俄罗斯北方舰队在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赶赴北极,而美国第二舰队则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港出发。两支舰队都装备了新型核导弹,大战一触即发。上述一幕纯粹是虚构,但或许离我们并不遥远。日前,英国著名智囊机构简氏评论警告称,北极能源争夺战可能会在12年内成为现实。俄罗斯人对争夺北极石油资源历来极为看重。  相似文献   
90.
为了研究空间系绳系统展开过程中末端星的姿态运动,采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系统展开及末端星角运动的数学模型,分析展开阶段末端星的姿态动力学特性。建模时将系绳末端连接的母星与子星视为尺寸不可忽略的刚体,且母星质量远大于子星质量,系绳视为有质量的刚性杆。利用该数学模型可以分析系绳系统的展开过程,研究影响末端星姿态运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姿态角初始扰动以及末端星动/静不对称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绳展开时末端星姿态角初始扰动及动静不对称性可能会导致姿态角失稳,出现系绳缠绕星体的情况。仿真结果可以为展开阶段末端星姿态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