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现代先进战机空战任务具有快速机动、快速杀伤等特点,分析了基于马尔科夫链作战行动方案效能模型与动态影响网络的关系,建立了实时影响函数和概率性传播方程,某次超视距空战为案例的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效能评估结果可以为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决策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52.
针对群体机器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机器人多目标的区块链安全控制架构方案,并设计了用于数据安全防护的安全流程控制算法。首先,构建的架构基于区块链,从任务层和执行层角度避免了任务数据的丢失和泄露,确保群机器人的内部数据可以安全稳定地传输。其次,设计安全控制算法,实现群体机器人在多目标情况下的安全控制。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架构及算法提高了机器人数据传输的隐私性和安全性,引入所提出的安全控制架构及算法后,群机器人在协同跟踪目标点运动的过程中探测误差减小了40.7%。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架构在实际系统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3.
为了研究反辐射导弹(ARM)对雷达阵地连续攻击时的作战效能,提出采用马尔可夫链进行分析.该方法是在单发反辐射导弹对雷达的毁伤概率基础上,依据ARM连续攻击时阵地中雷达工作状态的变化,得到了ARM对雷达阵地的毁伤概率数学模型.同时,运用马尔可夫链的性质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例检验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4.
信息链误差对导弹捕捉时间敏感目标概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端信息质量是影响打击时间敏感目标(TCT: Time-critical Target)效果的关键因素,从传感器到射手的各个节点都对终端信息质量有影响.运用信息链误差对信息链终端信息质量进行度量,以系统地反映各节点对终端信息质量的影响.在信息链误差计算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信息链误差与导弹捕捉TCT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以导弹攻击水面舰艇为例,分析出了影响反舰导弹捕捉TCT概率的最大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155.
提出了进步度的思想,利用马尔柯夫链中一步转移矩阵进行建模分析,给出了一种射击训练效果评价方法,并能通过实例检验,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从而较为满意地解决了射击训练效果评价问题.克服了只根据最终考核结果对射击训练效果作出评价的不足,考虑了受训者的基础差异的影响,更注重反映整体受训者的进步程度.  相似文献   
156.
对于海军舰队而言,反舰导弹是最主要的威胁之一,如何提高舰队对反舰导弹的防御能力已成为当今电子战研究热点.预测反舰导弹辐射源的行为并作出相应的防御策略是消除反舰导弹威胁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贝叶斯分析是机器学习中的一种高效的推理算法,因此,以贝叶斯模型为基本框架,利用蒙特卡洛马尔可夫链(MCMC)方法,以及MCMC中常用的...  相似文献   
157.
群机器人通过多个机器人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协同控制,保证交互数据的私密性和不可篡改是群机器人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针对群机器人系统中存在的恶意数据篡改、重要信息泄露等潜在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群机器人数据完整性与隐私性保护方案。首先,该方案利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保障群机器人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并针对区块链数据公开的特性,引入脱链加解密模块避免明文数据上链,提高了数据的隐私性。其次,考虑到区块链的运行条件和物理机器人在存储和计算能力方面的性能约束,提出采用轻节点方法来降低在物理机器人上运行区块链的存储和计算负担。最后,通过实验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保护方法对群机器人数据完整性和隐私性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且轻节点方法可实现区块链在机器人集群上的部署。  相似文献   
15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