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
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构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搞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是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江海先行”方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实施方案。率先发达的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应当通过多种途径,给生产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以扶持和帮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所构成的映射的映射特点;拓广了基本映射公式,提出了利用基本映射公式求区域到区域的映射。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提高新型北斗装备应对恶劣作战环境的能力,及应对第三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信号体制接收需求,设计了某型设备的高性能防弹天线罩,天线罩具备一定的抗毁伤能力,同时兼具某些频段优异的电磁波透波性能。从应用需求、材料、电磁、力学等方面解析了天线罩的全设计流程,通过理论、仿真及试验等多维技术手段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实现了该型防弹天线罩的实战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役考核是装备试验鉴定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性能试验和作战试验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补充鉴定。针对卫星导航系统在役考核过程中考核大纲制定与方案选择的难点问题,通过分析卫星导航系统在联合作战中提供的精准定位、统一授时、辅助精确打击等典型应用场景,归纳出卫星导航系统在役考核需要重视对抗环境、考察关键性能、强调作战效能等特征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役考核指标体系,并将灰色关联理论应用到考核方案的选择过程,为卫星导航系统的在役考核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特定区域覆盖并密集重访的卫星星座优化设计问题,采用回归轨道和共星下点轨迹星座的设计方案,提出特定区域内重点地区权值排序覆盖并融合遗传蚁群算法优化求解卫星星座轨道参数的方法。分析区域覆盖星座的设计需求,建立回归轨道覆盖区域模型,利用遗传蚁群算法计算出最优轨道根数,使用共星下点轨迹星座求解算法求出所有星座参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星座满足对于区域目标的覆盖时间和重访次数需求,并对重要地点按照权值排序进行了侧重性覆盖和重访,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系统中战术数据链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化作战模式下,只有依靠不断发展的数据链技术,才能实现信息源、武器平台和指控中心三者之间的链接.主要探讨了战术数据链的特点、发展情况及其在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系统中的体系结构、信息流程等问题,重点突出了战术数据链中与现代化作战模式相适应的环节,分析了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系统中专用战术数据链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将为构建适合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的战术数据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考核系统存在的与指挥信息系统脱离,难以开展远程组训等问题,提出可伸缩拓展的指挥训练考核系统体系架构,为集成调用指挥信息系统相关组件、开展大规模组训提供技术支撑。首先,提出多系统融合的组件集成框架以及一体化考核课目评判模式,用以实现包括指挥技能在内的各课目的考核;接着,设计多层级服务端考核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虚拟化集群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多样化条件下的系统快速部署以及远程异地的大规模组训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BDS)的低轨卫星编队相对轨道确定问题,但由于缺乏实测数据,通过仿真实验展开研究。结果表明,500 km空域平均可视BDS卫星数约为9.7,由于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IGSO)卫星的存在,亚太地区的可视BDS卫星数明显偏多。仅考虑观测噪声的影响时,基于BDS的相对定轨精度可达0.74 mm,加入星历误差的影响,对近距离编队系统的相对定轨而言,GEO卫星数米的星历误差可以忽略,但当星间距离增大到约200 km时,GEO卫星单差后的星历误差可达厘米量级,GEO+IGSO+中圆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和IGSO+MEO卫星求解的相对轨道精度分别为1.09 mm和0.96 mm,GEO卫星的加入使得精度下降了13.54%。在其余误差得到有效处理后,BDS的相对定轨精度可达亚毫米量级,且无明显区域差异,GEO卫星和IGSO卫星能提高近距离编队系统的全球相对定轨精度,未来BDS将广泛应用于低轨卫星编队相对轨道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