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林臻 《国防》2014,(3):78-81
正(上接第2期82页)采样返回和月球车——苏联探月活动的成果苏联在尝试载人登月的同时,"月球计划"在持续进行。任务之一是在月面软着陆,月球探测器自动采集月面土壤岩石样本,然后返回地球。这种自动取样探测器由上下两级组成:下级主要部件是样本采集装置,即一支带有钻头的机械臂,能够钻入月球土壤获取样本;其他部件有软着陆制动发动机、无线电装置、推进剂箱等。上级部件  相似文献   
52.
《国防科技工业》2013,(12):10-11
距月面15公里 1主减速段 利用7500牛发动机进行制动,将探测器的速度降至57米/秒。采用惯性导航并引入激光、微波测距和测速信息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53.
“嫦娥”携“玉兔”顺利落月,实现了我国航天器的首次月面软着陆及月面巡视勘察。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中的新技术、新设备占八成,研制团队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实现了多个“中国首创”  相似文献   
54.
《国防科技》2004,(2):4-7
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上午12时35分左右,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孤独旅行之后,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勇气”号在火星安全着陆。这是一趟悲壮的航程——只有出发,没有归程,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到安全着陆的最后六分钟里,还要经历最危险的生死考验过程:  相似文献   
55.
三月大事记     
《国防科技》2004,(3):83-83
●3月01日1954年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珊湖礁上试验了第一枚氢弹,其威力是1945年摧毁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500倍。试验氢弹使航行在公海上的日本渔船“福龙丸-5号”的23名船员受害,因此引起日本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抗议。1966年3月1日,前苏联发射的金星探测器“金星-3号”在金星表面硬着陆,偏离预计着陆点约450千米。这是人类第一次将人造航天器送达另一行星。●3月02日1969年3月2日,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开始试飞,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客机。1976年1月21日,协和式飞机由英法两国同时投入航线使用。1972年3月2日,美国发…  相似文献   
56.
通过分析影响深孔直线度的因素、深孔的弯曲形状,以及深孔直线度测量仪器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建立了以半导体激光器、PSD和自动定心装置等器材为主的空间深孔直线度检测数学模型,设计了测量空间直线度模型样机的机械、光学、电路等部分,编写了采集数据和计算直线度的软件系统;通过对模型误差和精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7.
迈向深空     
《国防科技工业》2011,(4):47-49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深空探测将逐步揭开浩瀚宇宙神秘的面纱。深空探测是指探测器在以地外天体为主引力场环境下开展的探测活动,当代的深空探测主要是对太阳系的探测。人类对太阳系的探测,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从1958年美国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地球邻近的行星(火星与金星)、其他行星、各类小天体以及太阳和行星际空间太阳风的探测。  相似文献   
58.
国外舰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搜索跟踪(IRST)系统利用低空来袭目标机体散热或发动机尾气等红外特征,来探测跟踪目标的一种被动式全景探测系统。IRST系统有扫描型和凝视型两种型号。前者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扫描,用于目标搜索;后者采用无需光机扫描、能覆盖整个视场的二维红外探测器阵列,对目标进行仔细观察和识别。舰载IRST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59.
用半导体量子点的PLE谱分析了光吸收谱的亚结构.用光吸收谱,光致发光谱(PL)和光致发光激发光谱(PLE)对半导体CdSeS量子点玻璃进行了测量.光吸收谱线有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PL谱中出现2个发光峰.用PLE谱在光吸收谱的低能侧峰附近探测,发现光吸收谱的低能侧峰附近存在2个峰,其能量间距随着量子点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说明了光吸收谱的低能侧峰存在亚结构.证明了PL谱中低能侧峰为缺陷态发光,该峰的PLE谱线说明了该峰的发光来源于1S3/2-1se和2S3/2-1se2能态的电子,甚至更高能态电子的弛豫.  相似文献   
60.
《国防科技》2006,(10):F0002-F0002,1
北京时间9月3日13时51分消息,欧洲宇航局宣布,格林威治时间9月3日时42分22秒(北京时间13时42分22秒),欧洲探测器SMART-1号成功撞击月球。欧洲航天局估计,撞地的地点在月球的西经46.2度、南纬34.4度。欧洲宇航局官员称,SMART-1号是准时撞击月球表面,激起了大量的月球尘埃,接下来科学家将通过分析尘埃成分来解释月球起源。SMART-1号是欧洲首颗月球探测器,2003年9月发射升空,2004年11月抵达月球上空的近月轨道。此后,SMART-1号进入到距离月球表面470千米到2900千米的最终轨道,并在这一轨道上进行了大量科学试验。欧洲探测器 SMART-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