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基于离散化模型的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问题存在模型复杂的问题,很难对其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离散化模型.雷达配置与部署的方案、雷达网对防区的覆盖能力以及雷达布站的约束条件都分别通过网格和矩阵进行了定量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可以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该问题优化.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模糊综合评判的同类地空导弹火力单元作战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除实弹射击考评外,如何利用非实弹射击演练和平时可获取的信息,对武器系统同类的不同火力单元的作战能力做出科学评估,是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已建立的同类地空导弹火力单元作战能力的评价体系,运用AHP法和模糊数学建立了火力单元作战能力的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给出了基于等级区间非均等划分的百分制和区间中值评定等级行向量下的具体评估算例,为同类地空导弹火力单元作战能力的科学量化评估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3.
无人机已成为现代与未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正在逐步改变作战样式,并可能颠覆战争形态.有人机/无人机智能协同作战使无人机更好地融入作战体系,不仅能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作战能力,更可进一步实现体系效能增强的作用.从有人机/无人机智能协同作战的概念和军事需求出发,分析总结美军智能协同作战的发展现状和特点,针对未来有人机/无...  相似文献   
44.
将系统工程中解释结构模型法引入到武器装备效能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在可拓空间确定武器效能影响因素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求解系统可达矩阵,建立结构模型,构建多层递阶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ISM,分析了评价体系的内部层次结构及主次因素,掌握系统评价的神经支撑结构;并以机动性指标为例,确定了单指标的因素支撑影响图。系统效能ISM的建立,可为确定提高武器效能的突破点、研发(R&D)控制的立足点等方面进行系统解释,为科学建立评价体系、判定内部结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5.
导航与定位被誉为现代战争的北斗星,在军事热点地区构建区域增强导航定位系统可作为现役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和补充,可形成可靠性更高、抗干扰抗摧毁能力更强的综合导航定位系统.给出区域增强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框图,并重点研究了系统的时间同步关键技术,包括时间同步网结构、基准时钟设置和时间校准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46.
防空作战指挥对抗能力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指挥对抗在未来防空作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科学评估防空作战指挥对抗能力,对防空作战指挥对抗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防空作战指挥对抗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幂函数的方法,建立该系统的评估模型,从而为评估防空作战指挥对抗能力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有利于进行单个评估指标的灵敏度分析,能较客观地反映各评估指标的影响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纯方位估计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所有的估计算法都是次优的;理想估计器是工程估计器的性能上限,在理想估计器下的攻击效果因此是最高的;它刻画出的是"潜艇隐蔽攻击能力的上限",认识这种上限的数量特性是主要工作.在理想估计器和典型机动航路条件下,提出并界定了"隐蔽攻击能力上限"的概念;分别给出了求解估计器精度和收敛时间意义下隐蔽攻击能力上限仿真流程;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48.
程佐胜 《国防》2008,(1):43-43
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是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军事训练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自觉地适应这一转变,力争在新的起点和更高层次上谋求军事训练创新发展,促进信息化条件下"两个能力"的快速形成。  相似文献   
49.
董智奎  颜凤生 《国防》2008,(5):30-31
根据我军干部工作体制机制,每年都有一批作战部队和其他岗位的干部调整交流到人武部工作。新调入人武干部要针对人武系统的职能、任务、环境特点,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努力适应和不断提高岗位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50.
贾凤山 《国防》2008,(6):34-37
党的十七大强调:"增强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人武部、预备役团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部,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和落实机构,要充分履行好主要职能,高标准完成好中心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