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4,(15):62-63
卢尔德斯监听站,距离美国最重要的战略通信基地基韦斯特不足160千米,战略位置突出。古巴国防部长劳尔·卡斯特罗曾公开声称,苏俄75%的军事战略情报来源于此。由此可见。美国大部分的通信都逃不过该监听站强大的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992.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21):72-72
美国X-37B无人机着陆10月17日,美国军方的X-37B无人太空飞机于当地时间17日上午9时24分在距离洛杉矶西北258千米、加利福尼亚州隆波克附近的沿海空军基地和发射场降落,结束了为期22个月绕地球轨道飞行的机密任务,这是X-37B第三次试飞。美国空军表示,在674天的在轨期间,X-37B开展了许多未知试验,是迄今为止该机密项目执行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任务。  相似文献   
993.
由于台海的军事平衡正朝着大陆方面倾斜,一旦战事爆发,台湾确实需要非对称战力来提升威慑能力。但无论是通过“自造”还是向外采购。潜艇都不是提升台军非对称战力的合适手段。事实上.由于过度关注潜艇作战能力建设,台湾其他非对称作战思想和战力建设都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海空战略投送能力是新型实体化军交运输保障力量,是掌握和保持军队行动自由权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从国防装备动员管理部门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我军海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现状和主要方向,快速提高海空战略投送能力的有效措施,以及加强海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995.
解旭红 《国防科技》2014,35(5):64-67
基于实战化条件下人民防空装备体系管理能力建设应着眼国家安全利益拓展,人民防空转型建设需求和完成多样化任务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搞好储备,坚持信息主导,着眼"能打仗、打胜仗",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人民防空装备体系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96.
将基于能力的思想运用到雷达装备保障指挥效能评估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讨论了雷达装备保障指挥效能及要素,按照能力分析、指标初建、指标重构三个步骤构建了基于能力的雷达装备保障指挥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基于云的雷达装备保障指挥效能评估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97.
网电空间是继陆、海、空、天之外的第五维空间。随着信息化战争的不断发展演化,网电空间战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海战场网电空间包括海战场上所使用的指挥控制网、战场通信网、预警探测网、卫星通信网、导航定位网和战术数据链,具有物理隔离、无线通信、高度加密、复杂异构、协议专用、强抗干扰等显著特点。加强海战场网电空间作战能力建设需要重点关注四个方向的问题:确定科学的作战指导思想,统筹建立作战指挥机构,深入作战理论技术研究,强化攻防作战训练。  相似文献   
998.
利用综合实验方法对新型陆军部队作战能力进行分析评估是新型陆军部队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其综合实验的成功运用必须得到相应系统的支持。针对支持系统所需具备的功能,设计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模块,详细分析各功能模块间的信息流程和支持系统的应用过程,为支持系统的具体构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现有软件可靠性模型普遍不适用于实际软件的问题,分析了软件内部模块间控制转移机理,通过分离入口模块,提取一阶控制转移概率矩阵;弱化内部模块与出口模块间差异,重构二阶以上转移概率矩阵,在改进Cheung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符合软件实际的可靠性度量模型。针对变阶依赖( VLMC)控制转移导致的可靠性度量难问题,通过对导致复杂依赖的多入多出模块进行节点扩展,将VLMC控制流转化为Markov链,利用所建立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对VLMC控制流软件进行可靠性度量。研究利用演绎推理对所建立模型进行了正确性形式化证明。最后给出了方法的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000.
提出了中段反导指挥控制能力生成的要素基础建设机理、要素集成聚优机理和要素联动涌效机理,构建了中段反导指挥控制能力总体构成框架,并对作战能力具体构成进行了分析,可为反导指挥控制系统建设及作战效能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