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9,31(3):64-64
韩国现代重工集团公司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于2008年11月28日向韩国国防采办项目局(DAPA)交付了第二艘214型潜艇“郑地”号,韩国海军于12月2号接受了该艘潜艇,该艘潜艇装备有AIP燃料电池推进系统。该艘潜艇的设计和主要部件由HDW公司的基尔船厂提供,韩国214型潜艇由现代重工集团公司根据HDW公司的许可证在蔚山的船厂建造。  相似文献   
992.
"现在到处都是宽敞的柏油路,两边都是翠绿的垂柳,出来走走,心情也好了,回到家衣服上、鞋子上也都是干干净净的,不像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哪有现在这么好啊!"2008年10月15日,居住在农一师4团1连的王大妈领着自己3岁的孙子在柏油路  相似文献   
993.
关于2008年的主要工作2008年是兵团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在中央和自治区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群众,全面推进兵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相似文献   
994.
人武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部,是省军区(警备区)建设的一个重点.长期以来,由于对人武部本质属性认识不清,对人武部自身的角色把握不准,人武部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建思路不清晰、工作连续性不强、建设主线不突出、协调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制约着人武部全面建设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5.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规范国防后备力量队伍组建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对新形势下后备力量组建工作作出了全面规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立足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全面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9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方针,近年来海南省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大力加强国防动员综合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997.
张晓东  杨军 《国防》2009,(11):18-18
为充分发挥预备役部队在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提高军地协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前不久,辽宁陆军某预备役高炮师与大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办公室签订了《应急协同机制协议书》。  相似文献   
998.
探讨了将目标在载机坐标系中的坐标变换到地面站直角坐标系中,实现目标定位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误差分析.进而根据预警机机载雷达和地面防空雷达的优点,提出了利用预警机测距信息和地面雷达站测角信息,实现交叉定位的空地协同定位新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精度分析.通过仿真分析了2种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2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99.
协同制导可以大大改善超视距舰空导弹的作战空域.在网络中心制导中,为了合理选择协同制导平台,提出了协同制导平台选择的指标,将协同制导平台表示为图论中的节点,利用图论中求最短路径的方法分析单因素最优时的制导路径,采用层次分析法求解多因素约束下的最优路径.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模型的应用,根据不同协同制导路径的权重,指挥员可以作出最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00.
军民两用技术流动模式与军民两用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流的观点,给出了军民两用技术流动的概念。在分析美国基于国家技术基础的技术流动模式和中国军民两用技术流动的副产品(spin-off)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军民协同国家创新体系基础之上的军民两用技术流动模式。建立了包括军民两用能力社会一技术网络、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军民两用能力型”武器装备生产“预备役”企业的军民两用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