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91.
为探讨球头弹低速斜侵彻下靶板的破坏机理,通过系列弹道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初始速度下弹体的变形、靶板的破坏模式以及靶板的破口大小和形状;同时采用ANSYS/LS-DYNA对弹靶作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低速斜侵彻下靶板响应非完全对称,根据受力特征可将靶板划分为四个不同区域,即接触区、弯曲区、拉伸区、对称区;薄板的穿甲破坏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即隆起变形、碟形变形、弯曲变形、弹体贯穿阶段;不同初始速度下靶板出现四种典型的穿甲破坏模式,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加依次为隆起—碟形变形、隆起—碟形变形—拉弯撕裂破坏、隆起—碟形变形—拉弯剪切破坏、隆起—拉弯剪切破坏。斜侵彻下靶板破口形状为椭圆形,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加,破口长径不断减小,形状由椭圆形向卵形过渡。  相似文献   
192.
为探讨球头弹低速斜侵彻下靶板的破坏机理,通过系列弹道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初始速度下弹体的变形,靶板的破坏模式,以及靶板的破口大小及形状;同时采用ANSYS/LS-DYNA对弹靶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低速斜侵彻下靶板响应非完全对称,根据受力特征可将靶板划分为四个不同区域,即接触区,弯曲区,拉伸区和对称区;薄板的穿甲破坏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即隆起变形,碟形变形,弯曲变形,弹体贯穿阶段;不同初始速度下靶板出现四种典型的穿甲破坏模式,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加依次为隆起—碟形变形,隆起—碟形变形—拉弯撕裂破坏,隆起—碟形变形—拉弯剪切破坏,隆起—拉弯剪切破坏。斜侵彻下靶板破口形状为椭圆形,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加,破口长径不断减小,形状由椭圆形向卵形过渡。  相似文献   
193.
复杂作战任务弹药配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阶段任务系统(PMS)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系统,它包括多个在时间上连续且无相互重叠的基本任务,武器系统的作战过程多数属于这种复杂系统.以某作战单元的一次作战任务流程为例,详细地讨论了多阶段复杂任务系统的特点,并从基本任务阶段的系统可信性、可用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满足给定火力指标的前提下,建立整个复杂作战任务流程中弹药配备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4.
装备作战单元任务可信度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分析了任务可信度的影响因素,并对最小任务单元的任务进行了分类;然后借助马尔可夫过程建立了k/N系统的任务可信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维修保障和备件补给对任务可信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分别建立了单台装备、最小任务单元、装备作战单元任务可信度的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该装备作战单元任务可信度评估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95.
《国防技术基础》2009,(12):28-28
通用化是将各种功能相同、结构相似、尺寸相近的产品单元通过归并、优选、简化,统一为一种,并最大限度地扩大其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方式。其要点如下。(1)通用化是以互换性为前提的。互换性是指一个单元不加任何改变或修整就能任意替换另一单元,满足同样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通用单元是实现了尺寸和功能完全互换的单元。  相似文献   
196.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设备制备了铁基自熔剂合金涂层,通过球盘式接触疲劳试验机考察了喷涂层的疲劳行为,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的截面和失效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信号响应对涂层接触疲劳失效形式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在该应力水平下,喷涂层的接触疲劳失效形式为点蚀和分层失效。振动和扭矩信号的响应可以反馈不同的失效过程,点蚀失效过程中信号呈现渐变的特征,而分层失效过程中信号则发生明显的阶跃。  相似文献   
197.
本文主要阐述了失效分析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例举了一些实例,提出了如何开展失效分析工作,以及对兵器行业开展失效分析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8.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FMEA)是一种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方法,它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价、分析,以便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消除这些风险或将这些风险减小到可接受的水平。本文介绍了FMEA的目的、作用以及基本思想,对FMEA的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9.
应用有限单元法和最大正应力准则,引入楔形界面过渡层模型,求解相应的特征函数,准确地确定界面裂纹第一步开裂角,模拟了裂纹在非均匀复合材料中的扩展过程。结果表明:裂纹扩展初期呈波浪式前进,并最终沿着与最大正应力垂直的方向前进。这对此类结构的防断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0.
某型车辆扭力轴疲劳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车辆扭力轴在端部附近易发生早期疲劳断裂失效。通过断口分析、金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扭力轴的失效机理,并通过有限元建模进行了扭力轴的结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扭力轴端部存在疲劳断裂危险面,以及次表层蕴含大尺寸夹杂是扭力轴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