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从此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战友,从穿上军装带上军衔那天起,我们一起体验和亲身感受军营生活,在奋斗之后享受成功,在挫折之后品味失败,因为有了这段共同的难忘岁月,我们拥有了最有价值的人生轨迹。——编者  相似文献   
162.
带着新鲜和问号,笔者走进新兵营,探访发生在新兵身上的故事。即便是走马观花,也能察觉到军营新生代身上难抑的青春萌动和喜欢张扬的个性表现。跟带兵人一样,我们心中夹杂着喜忧,密切关注着他们身上发生的各种新闻。同样,他们也在观察着军  相似文献   
163.
13万大学生进军营,在我军历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对部队建设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注入”还要“融入”,如何引导大学生士兵迈好军营第一步,顺利实现由一名大学生向合格战士的转变,由新生力量向中坚力量迈进,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是当前部队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刊特请几位有着多年政治工作经验的部队、机关同志,与大学生士兵谈谈心。  相似文献   
164.
近期我们针对大学生新兵数量增多的实际,对部队所属近600名现役大学生士兵进行了专题调研。按照胡主席关于大学生士兵教育管理和培养使用“要高度重视、探索规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指示,在摸清大学生士兵现状的同时,对如何增强大学生新兵入伍训练和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5.
要让大学生士兵安全度过部队适应期,除了各方面通力合作,做好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之外,大学生士兵应该主动作为,从感情、思想、行为、知识四个方面主动融入部队,全方位锻炼摔打自己。  相似文献   
166.
兰永明 《国防》2010,(3):38-39
2009年冬季征兵,是大规模征集各级各类院校毕业生人伍的第一年。士兵是军队的基础,义务兵是士兵的重要成分。如果每年都征集十多万大学生入伍,几年后,大学生士兵将占义务兵的绝大多数。在这一政策实施初期,既分析把握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又分析预测其可能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将有助于权衡得失,不断完善,规避风险,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67.
颜凤生 《国防》2010,(5):53-54
2009年,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一大批烙印着鲜明时代特征的莘莘学子走入军营。围绕大学生入伍后,怎么看、怎么管、怎么教、怎么带、怎么导、怎么育等问题,各级都在探讨思考,并制定出台很多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措施办法,为入伍大学生成长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8.
曾宇宏 《国防》2010,(7):65-66
大学校园近年开展的“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它是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要求,针对80后、90后高校大学生中出现的漠视个体生命、缺乏生存能力、不会独立生活等现象,所进行的集思想灌输、心理疏导、行为养成于一体的综合性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9.
2009年是全国大规模征召高学历兵源的第一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初步估算今年全国将征召12万大学生入伍,而在2008年这个数字还只有3.9万。与2001年相比,2009年征集大学生入伍年度总量扩大近60倍。这个数字表明,今年的大学生士兵将占到补兵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0.
本文结合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性质,论述了高校共青团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具有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实践优势三大独特优势。同时结合当前形势,阐明了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