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这是一次惊天的旅行。这是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日子——"七夕节"。这是一处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将从这里启程。  相似文献   
932.
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103次发射,也是"长三甲"系列火箭第15次发射。无论研制队伍还是发射测控队伍,都是身经百战,胸有成竹。然而,这毕竟是我国第一次发射月球探测器,也是我国迈向深空的第一  相似文献   
933.
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月球的漫长旅途中,要经过许多关键环节,而第一个关键点就是发射,这个环节是由被誉为"金牌火箭"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完成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首先送入近地点200  相似文献   
934.
童年时,神话中美丽的嫦娥仙子,衣袂飘飘,飞向月宫的传说,总能让人充满遐想。2007年10月24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卫星飞向太空,开始她的首次奔月之旅。漫漫长路,38万多公里的行程,是谁为她铺就了一条满是鲜花的路?  相似文献   
935.
采访罗巧军副总师时,她带着仆仆风尘刚从试验场回来。提到"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感受时,罗巧军意味深长地说:"在靶场聊天的时候,我盘点了近20年来在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动机研制中的工作,最令人欣慰的有两件事,一  相似文献   
936.
提出了纯方位系统目标折线运动定位与跟踪问题;根据目标转向已知与未知两种情况,给出了在目标作n次折线运动时全部参数可解的量测次数的必要条件;当目标转向时间未知时,需要纳入识别-滤波-控制原理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937.
三维多站测向交叉定位算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多站的测向交叉定位中,常把三维问题分解成二维和一维分别解算,这种方法虽简单易行,但定位精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文中详细推算了这种算法的误差模型;然后给出一种用泰勒级数法结合最小二乘的思想进行定位的方法,并通过仿真计算证明了这种泰勒级数法的定位性能要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938.
针对传统TMA方法的局限性,运用时空综合被动定位(STI)理论,探索如何利用拖线阵列声纳的基阵探测信息估算目标运动要素。采用种子分裂算法(SDA)原理,通过选取合适的初始种子,进行高效率的穷举,从而得出最优解。经过仿真计算及分析发现,与遗传算法相比较,计算量大大缩小;本艇不机动时,即使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该算法既满足了可靠性的要求,又缩短搜索迭代过程。  相似文献   
939.
从天基闪电监测地面分系统的建立入手,构建了适合我国天基闪电监测需求的地面应用系统总体方案,并从系统基本任务、系统功能、系统组成、硬件配置及软件信息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40.
2003年3月,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正式启动。2004年5月16日,在“第二届北京科学传播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与作者热切交谈计算机仿真技术,并题写“探月工程”,后合影留念(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