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印度陆军为了加速其坦克、机械化部队装备的现代化,特制定了装甲战车的现代化计划。这项计划包括研制新型主战坦克和轻型坦克,改进现役坦克和步兵战车等,要使其装甲战车在数量上与邻国巴基斯坦保持3:1的优势,在质量上要高出一筹。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印度提高南亚地区新的战略环境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国防战略,大幅度降低了国防经费。国防经费的预算与开支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文章在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本世纪末印度的国防开支走势进行了预测,即重点发展应付低强度冲突的常规武器;继续突出对国防科研与发展的投资;大力发展海军力量;官兵工资与津贴将占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必须高度重视正规化建设,才能真正做好新形势下的民兵、预备役工作。 一、抓好教育,强化正规化建设意识 强化姓“武”观念,是搞好人武部正规化建设的前提。人武部移交地方后,部分同志的姓“武”观念淡化,正规化意识淡薄,如不抓好教育,正规化建设就难以落到实处。为此,要经常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两级军区关于加强人武部正规化建设的一系列指示,学习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使干部职工认识到,人武部改归地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后备力量体制的需要,虽然单位是地方编制,但人武部的地位、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印度引进武器装备的各种举措,分析了印度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窥探印军导弹防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是印度防空防天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文章通过分析印度导弹防御系统的预警、拦截和C4ISR系统的组成,研究其建设的六大特点,对印度导弹防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求对防空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丛滨  高鹏 《中国民兵》2008,(12):24-25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人武部坚持不断创新,深化企业民兵训练改革,民兵军事训练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实践中,该人武部着重解决好企业民兵训练“人员难抽调,经费难筹集,活动难开展”的难题,注重在近似实战演练中锤炼打赢真功,有效提高了企业民兵战斗力。  相似文献   
7.
龙瑞 《中国民兵》2008,(12):F0004-F0004
龙瑞,四川成都人,全国著名山水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出版有《龙瑞水墨画集》、《秋天的收获——龙瑞山水画专辑》。曾先后赴香港、台湾和美国、泰国、德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相似文献   
8.
3月19日开始,代号为“黄铜战车”的印度陆空军联合实兵演习在印度的博伦格地区举行。这场演习持续10多天,共出动3-7万名官兵,是印度历史上参加人数最多的军事演习之一。  相似文献   
9.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军事斗争准备非常紧迫、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实现军分区、人武部全面建设发展,关键是要把握好四点:  相似文献   
10.
马斌 《中国民兵》2008,(6):25-25
甘肃省康县,一个离震中不远的重灾区。5月12日,县人武部办公楼屋脊移位,屋檐坍塌,楼体倾斜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