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漫话礼炮     
礼炮作为盛大庆典和隆重的迎宾仪式上经常应用的一种礼节和礼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说法。特别是礼炮的响数有着许多的讲究和意义。 众说纷纭的礼炮由来 有关礼炮鸣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具体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礼炮仪式起源于德国的中世纪。  相似文献   
12.
抗美援朝国防教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开展的举国规模的国防教育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成效卓著,在新中国国防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创造的丰富经验,对以后的国防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抗美援朝国防教育因此成为国防教育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问世著述颇多.  相似文献   
13.
秋高气爽,笔者来到山东省成武县老城街一条居民胡同,已80岁高龄的抗日女战士张馨老人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  相似文献   
14.
王清耀 《军事史林》2008,(10):53-55
合围战,也叫包围战。在西方称坎尼战,这是因为在西方的历史记载中,最早实施包围作战的战例是公元前216年古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在意大利半岛的坎尼同罗马军队的会战。在这次战役中,汉尼拔巧妙地实施包围战术,使8万6千罗马军队遭到几乎全军覆灭的命运。合围战在西方被视为战役歼敌的最高形式,因为它能给予敌军以最沉重打击,从而决定战争全局。  相似文献   
15.
刘沈扬 《国防》2008,(12):9-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全面按照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要求,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  相似文献   
16.
蒋健林 《国防》2008,(12):20-20
为加强人民防空建设,今年10月10日,海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正式脱离省建设厅编制,单独设置为省政府正厅级直属机构,并举行了成立挂牌仪  相似文献   
17.
在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壮大历程时,引人思考、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的史实和画卷很多。那跨越时空、震占铄今、历久弥新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军精神、抗大精神、狼牙山五壮士精神、老航校精神、上甘岭精神、雷锋精神、硬骨头精神、好八连精神、老西藏精神、老海岛精神、“两不怕”精神、五种革命精神、银河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伟大崇高的革命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顾浩 《政工学刊》2008,(1):12-12
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现阶段,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军队内部也不例外;但是采取措施防止或尽量减少其犯罪行为的发生.则是有可能的。四总部联合颁发了《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若干规定》,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份预防职务犯罪的法规性文件,对于进一步规范和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应当以学习贯彻《规定》为契机,下大力做好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当前应注意走出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19.
人民军队的文化工作是在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中诞生的。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我军官兵听着“冲锋号”的激昂旋律冲下战壕、奋勇杀敌;在行军打仗的途中,我军官兵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走过村村寨寨,取得沿途百姓的信赖……人民军队的文化工作是我军的一大发明、一大特色,它的自觉意识与主动精神为我军历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今天,我们有必要放眼八十年文化工作的历史长河,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肩负起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历史重任,大规模培养德才兼备、能征善战的优秀军政干部,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党中央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建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这是我党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抗大以富有中国气派的教育方针,以创造性的办学实践,锤炼崭新的抗大新风,锻造不朽的“抗大精神”,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革命熔炉”和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