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51.
近日,江西省资溪县人武部联合该县防汛指挥部举办的为期半个月的冲锋舟操舟手专项培训在鹤城镇江家源水库结束。本次培训分为理论讲授、现地教学、实际操练、考核验收四个阶段进行,主要学习冲锋舟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排除等专业技术。通过培训,  相似文献   
952.
《掩不住的阳光》这部小说是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第一任政委乔信明老将军和夫人于玲的尘封之作。连续用了一天一夜时间,我细细捧读了这部长篇纪实小说。这部纪实小说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被俘同志的狱中斗争为主线,讲述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遭遇国民党军队伏击,师参谋长赵天明等被捕同志在狱中目睹了方志敏不畏威逼利诱、英勇赴死的英雄气概;并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成立秘密党支部,开展狱中斗争,直至冲破国民党顽固派的重重封锁,重返抗日战场的悲壮故事。作为方志敏烈士最后岁月的见证人,作者以纪实小说的形式真实再现了那段苦难历史。  相似文献   
953.
读《长征》,重温那段不朽的历史,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淘汰了千百万匆匆的过客,留下的是那些能够书写并见证人类以往生存面貌的人与事,是那些能够启发和塑造人类未来生存理想的人与事。而这些人与事无不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并足以说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震撼人心。毫无疑问,长征,就是这么一件震惊世界、影响深远的大事件。长征是一种勇气,长征是一种追求,长征是一种品格,而  相似文献   
954.
平常心崛起     
2010年岁末,循着传统,《现代舰船》要对全年海军界的大事件做一个盘点,多年下来,盘点成了情结,苏格拉底说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在我们,没有盘点就不像过了这一年。2010年,应该在海洋维权历史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955.
解放军档案馆贺信衷心祝贺南京政治学院《军事历史研究》创刊一百期。《军事历史研究》勇于探索,注重创新,史料丰富,内容别致,是我们档案工作者和广大军事历史学者及爱好者的良师益友。祝愿此刊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956.
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日伪和国民党顽军两面夹击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蜚声中外的华南人民抗日武装。这支武装在抗战中创造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争,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创建了东江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同时灵活运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抢救了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并积极营救国际友人及盟军人员,配合盟军在远东的军事行动,扩大和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957.
军事史学理论是关于军事历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以军事历史学自身的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如关于军事历史学的内涵与外延,军事历史学的特点,军事历史学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学术功能),军事史学工作者历史认识的特点,军事历史学发展与军事历史发展的关系,军事历史文献和军事史学方法,军事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军事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58.
如何驾驭“有功之臣”?中国历史上的领导人大体有这么三种做法:一是害怕有功之臣“功高震主”,对他们杀之、弃之;二是对有功之臣敬之、捧之、宠之、畏之、不敢动之,直至宠坏了功臣、宠败了事业;三是以高超的领导艺术驾驭有功之臣,使他们不吃老本,勇立新功,高明领导者都深谙此道。  相似文献   
959.
960.
曾经在书店听见两个人在谈话:"买些什么书呢?""这么多呢?挑挑……""余秋雨的?""嗯?那个……那个……有点……算了吧……"有点什么呢?我站在旁边很想问一问。是受不了他文字的重量吗?如果没看过,又是听谁说的呢?余秋雨的文章是有锋芒的,而且锋芒毕露,他会去批评一种人,会去批评一种社会现象,难道是他说中了谁,谁受不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